镁电池由于其资源丰富、体积比容量大、镁负极电沉积不易形成枝晶等众多优点日益受到关注。然而,高电位稳定电解液和可脱嵌镁的结构原型的缺乏限制了目前镁电池的发展。现在商用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会在镁负极表面形成离子无法传导的致密钝化层,使其无法在镁电池体系中得到应用;另外,二价镁离子电荷密度高,相比单电荷阳离子更难在正极材料中固相扩散,因此能用作镁电池正极的材料非常有限。…
智能手机用户控诉电池耗尽太快的投诉将终结。牛津大学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材料,能在不怎么使用电池的情况下,使智能手机显示好几天…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3D打印的需求不断增加,金属材料市场对新型打印耗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制约中国机器人应用前景的,不是成本,不是价格,关键仍是技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在23日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说。…
世界机器人大会于23日到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多国的各型机器人在展会上纷纷亮相,全球专家也在会议期间举行的论坛上热议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在3D打印领域,材料是推动或者限制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材料——石墨烯,已经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纷纷尝试开发各种将石墨烯材料用于3D打印的技术和方法。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公司是Graphene 3D Lab,该公司一直致力于石墨烯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化,包括其已经推出的石墨烯3D打印线材。…
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ofGlasgow)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能够大量生产石墨烯薄膜的新方法。在石墨烯薄膜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基板的成本直接影响到石墨烯本身的最终成本,因此,研究人员借用了制造锂离子电池的材料,据称可使基板成本大幅降低到大约只有先前使用材料的1/100。…
“因为不具备人工智能的功能,目前的机器人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只能称之为自动化的机器。”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机器人要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相关政府人士认,“十三五”信息化规划重点关注工业“智能化”的原因之一,是以自然资源要素为代表的老红利正在消失,与此同时,数据和信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产品生产和市场交易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
今年“双11”,一款扫地机器人进入网上家电销售前10名,销售额甚至超过了小米手机和创维电视。听起来高大上的机器人就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率领的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团队近日研制出银纳米线触摸屏手机样机,这一新材料技术比传统材料具有成本低、导电好等优势。…
约克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从废料中提取金、银等贵金属形成混合纳米材料的凝胶,并具有一系列潜在的高新技术应用…
日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基于高危环境和特殊工况应用的履带式机器人平台等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家族,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集中亮相…
11月18日从工信部获悉,日前工信部发布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 。…
23日开幕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种能跑会跳、能说会道、能与人沟通互动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纷纷亮相,它们的聪明劲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科研人员研发制造这样的机器人,需要突破哪些技术难关?…
能聊天的美女情感机器人来了!能打乒乓球的机器人可以和你对打!一群机器人在小场地里踢足球……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如同“武林大会”,各路厂商带着“小宝贝”纷纷亮相,世界机器人领域大师级的专家学者纷纷登台指点“现在与未来”的智能世界。…
外媒称,厂房里,女工戴着口罩,默默地看着从管子里涌出的米粒被压入白色的塑料袋。机器在1秒内将袋子封好。传送带将这些圆鼓鼓的袋子送到一根机械臂处。机械臂提起袋子,给它贴上标签。…
记者日前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获悉,该所联合西工大制成金属3D打印关键承力构件,实现国内高性能中空点阵结构在航天产品上的首次应用,在航天轻量化结构研制上取得重大突破,代表了我国3D打印技术的最高水平…
由中国科协、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等承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11月23日在北京开幕。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和产学研领军者在此云集,围绕“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的主题碰撞思想…
总是用于加热的激光,在常温常压下竟然能给水或其他液体制冷。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UW)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成功用红外激光将水冷却到36华氏度(约2.2℃),实现了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