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湖南省对外工程承包同比增长825%

2008年04月01日 0:0 47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开拓海外市场的“湖南兵团”3月25日传回消息,经过近半年谈判,国家电力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一举拿下马里城市房屋建筑8.12亿美元的承包项目,这是迄今为止湖南在境外签约的最大一笔对外工程承包订单。
  据悉,今年湖南省“走出去”形势喜人,最大的亮点是对外工程承包超常规增长,头2个月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825%,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境外投资开办企业12家。

漂洋过海:开办156家企业
  海外接工程只是湖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条腿,另一条腿则是境外投资。长沙市商务局提供的最新消息,仅上个月,长沙就新增3个境外投资项目,投资额达585万美元,其中包括南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加坡,独资设立“新加坡南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
  在湖南对外开放进程中,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建产品研发基地,在全球布局产品营销网络,在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建生产企业和开采矿产资源……湖南企业境外投资高潮迭起。
  据湖南省商务厅统计,2002年底前,湖南境外投资企业只有16家,到2007年底已有156家,累计投资额7.52亿美元,增长22倍,投资涉及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涵盖机械制造、矿产资源开发、新材料生产、房地产开发、中医保健服务、服装加工、农产品种植、产品营销等诸多领域。

结束“短腿”:民营企业唱主角
  如果说,引进来是湖南一记强劲的勾拳,那么,走出去就是它拍出的凌厉一掌。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认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未来五年会越来越大,整合和开发国外资源,融入国际产业布局,跻身全球经济舞台时不我待。
  凭借中部崛起战略的强劲东风,湖南正加速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大循环,对外经济合作开始结束“短腿”历史。而投资境外唱主角的是民营企业,占近八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起初在境外“小打小闹”,对大型国企来说,效益不明显,而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又不知水深水浅。但民营企业则不同,体制机制灵活,从小做起,有钱赚就愿尝试,看准了,拍板就干。
  投资地区多集中在邻近国家。商务专家介绍,相对而言,民营企业对东南亚国家比较了解,且这一地区产业与该省互补性强,投资机会多。目前湖南省投资开办的境外企业有近60家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支柱产业:加入“国际化派对”
  “老外打进来,我们就打到他们老家去。将来谁在国际市场上做得好,谁就是老大,只守在中国市场就憋死了。”中联重科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詹纯新谈起他的“国际化”理论口若悬河。他认为,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市场多元化是缓解这个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巨大产能释放需要在国际化中找到出口。
  事实上,以工程机械、有色冶金、汽车及零部件、资源矿业、文化产业、新材料为代表的湘军支柱产业已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他们整合优势打组合拳,加入“国际化派对”。三一重工已在132个国家建有办事处,在境外设有15家分公司、两个产品加工基地。中联重科的国际化目标是到2010年底,出口占总产值的40%,因此继控股英国保路捷公司,搭建欧盟、中东和非洲市场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后,去年又投资300万美元在阿联酋迪拜成立海湾分公司,建起产品零配件中心仓库。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大手笔投资1.2亿美元,在澳洲设立投资公司,开发澳洲矿产资源。
  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蒋怀章介绍,2007年,湖南省投资境外不断升温,开放型经济亮点频闪,新批境外投资企业45家,中方投资额达2.9亿美元,投资额名列全国第6位,超过江苏等沿海省份。
  跃上全球经济舞台,地处内陆的“湖南兵团”长袖善舞,挥洒自如,颇有几分“惟楚有才,于斯惟盛”的气概。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