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03年回顾04年展望 (2004.1.8)
2004年01月08日 10:40
11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铜市03年回顾04年展望 [2004-1-8]
在预期和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中,铜价终于在200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突破了两年多来的底部箱形整理区间,出现了一轮强劲的飚升行情。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300美元/吨。面对突如其来的行情变化,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铜价如此大幅上涨呢?
2003年铜市场回顾
进入2003年,尽管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微弱复苏迹象,但由于受到了美伊战争和SARS这样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整个上半年里,国际铜价实际上被限制在了1560~1750美元/吨的区间内。尽管在减息和减税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美国经济存在着强劲复苏的可能,但铜价并未能持续创出新高,相反却走出了一轮宽幅振荡的行情。
随着这些不确定因素的逐步消失,尤其是人们从美国经济指标的持续改善中,看到经济强劲复苏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特别是5月份,美国新任财务部长选择了美元贬值的政策,以增强其产品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刺激和拉动美国经济的复苏,也在另一个层面上为铜价的上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铜价终于在下半年开始挣脱1750美元/吨的箱形区间束缚,并在整个3季度里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稳的上升趋势。在进入4季度后,国际铜价出现了大幅飚升的行情,涨势之猛,涨幅之大,都是令市场人士始料不及的。
通过分析,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COMES市场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非商业多头持仓,也就是说基金在COMES上持有近4万手的净多头头寸,约合100万吨铜的期货合约。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本轮铜价的飚升,国际资本依然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但是在目前普遍较为低迷的铜消费环境下,中国的铜消费增长,尤其是进口量的激增,为这些国际资本的持有者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炒作热点。
通过回顾与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在2003年的铜市场上,基金再度成功扮演了价格趋势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在这种成功的背后依然存在着隐忧。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本轮铜价飚升的过程中,LME启动了增加保证金比例的风险保障机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铜价的上涨已经在市场上积聚了巨大的交易风险,价格波动存在着异常;其次,COMES基金所持有的100万吨多头头寸在提醒人们,千万不能忘记还有一个与多头对应的空头头寸存在,而且在LME市场上,迄今为止也存在着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600万吨的空头头寸。
2004年铜市场展望
未来铜市场运行所处的经济背景环境,就总体上而言,仍然是非常积极的。这主要是,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拉动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或国家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因此,从铜市场运行的经济背景环境及其对全球铜消费增长的作用预期来看,从总体上说,应该是非常积极的,为铜价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但问题的关键是,就目前铜市场的现实消费状况而言,人们还无法看到经济环境的改善带给我们的乐观。统计数据表明,到2003年7月份为止,在各主要消费国与地区中,除中国的铜消费增长了10.4%以外,美国和欧元区的铜消费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增长,相反还较去年同期出现了小幅下降。当然,在良好的经济背景环境的支持下,2004年的铜消费绝对不会低于2003年。而且从铜市场的整体供需关系上看,供过于求的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当然这种改善,并不完全来自于消费状况的改善,主要还是由于供应减少所致。由于铜精矿和废铜原料的价格过高,导致了部分铜冶炼企业的减产和关闭。这种供应条件的变化,很可能在2004年成为国际铜市场供需关系变化中的一个难以确定的因素。我们已经看到,尽管铜价已经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况,但铜精矿的加工费却反而出现了进一步走低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局面,没有人能够确切地判断出因无力承担原料价格成本而减产或关闭的企业什么时候会重开,2004年铜市场的供应缺口或过剩是多少。
笔者认为,在现如今良好的经济环境里,铜价重归低迷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供应瓶颈也可以排除,只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铜市场供需关系的微观变化,不仅取决于需求的变化,很可能会对供应条件的人为变化因素更为敏感。我们认为,就目前的原料供应条件来看,精炼铜供应条件的变化可能会更多的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很可能意味着未来铜价的变化中会存在更加明显的投机资本的活动迹象。但如果铜市场消费状况能够出现比较明显的启动迹象,铜价向下运行的空间也会随之闭合,新一轮铜价的上涨趋势将会更加稳定,上涨幅度也将会比较可观,至少不会小于2003年。
另外需要人们关注的是,2003年4季度,伴随着铜价的飚升行情,LME铜库存的下降速率也明显大于了2003年的月平均下降速率,同时LME现货对三月期铜的升水也在扩大。因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铜价的快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上海现货市场上的精炼铜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升水。而且SHFE的铜库存一直保持着持续上升的状况。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导致国内现货高升水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进口精炼铜在品质结构上不合理,适合国内加工工艺的精炼铜相对稀缺;其次是进口精炼铜的CIF升水过高,进口成本难以消化;第三就是部分国内贸易商存在着对一些国内认同的高品质铜囤积和惜售的行为。
国内现货铜的高升水虽然对LME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从总体上说应该影响不大,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导致LME现货升水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库存的下降和对供应条件的担忧。目前市场条件对价格的支持依然十分脆弱,如COMES巨大的基金多头并没有在圣诞节前结清交易头寸的迹象,因此,在另一个有效的市场上进行有效对冲也是基金惯用的交易手段。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对冲基金是国际市场上的另一个主力空头。如果铜生产商的保值头寸对铜价的影响极为有限的话,那么基金所持有的保护性空头头寸将有可能对目前铜价的上涨趋势构成巨大的威胁。
2004年的铜市场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很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受这样一个“二元不定式”的考验,那就是消费和供应都有可能出现意外变化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铜价的上涨都将是市场的主旋律。如果以2003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参照的话,那么2004年的铜价高点将有可能达到2300美元/吨以上。但从目前消费状况来看,如果中国的铜消费不能继续维持2003年这种大幅增长的态势的话,那么,铜价将可能在巨大的空头压力下出现较大级别的向下调整。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去看,在2004年5月份之前,铜价跌至1800美元/吨以下的可能性依然是非常大的。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