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世界有色金属行业十大重要事件(2004.1.9)
2004年01月09日 10:8
7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2003年世界有色金属行业十大重要事件
--------------------------------------------------------------------------------
2003年,是世界有色金属行业风云变幻的一年。在有关专家的支持下,首次选出2003年世界有色金属行业十大重要事件,以供读者参考。
1.世界经济复苏带动基本金属价格全面走高以美国为首的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包括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包括铜铝铅锌锡镍在内的基本金属市场稳步走高。至2003年12月26日,LME三个月期货每吨价格:铜为2245美元,比上年底的1602美元激增了40%,达到6年来最高水平;铝为1595美元,比上年底的1380美元增长了近16%;铅为700美元,为1997年4月以来的新高,比上年底的446美元增长了57%;锌为1005美元,是200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上年底的814美元增长了23.5%;锡为6300元,比上年底的4180美元增长了近51%;镍为16100美元,比上年底的6970美元猛涨了131%。
2.美伊开战,国际金属市场陷入大幅振荡3月20日,让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打响。国际金属市场陷入大幅振荡之中,特别是铜市。由于战争充满变数,投资者无所适从,交易商纷纷退场观望,国际国内金属价格均持续跳水。一个月后,战争宣告基本结束。市场逐步回暖。
3.非典型肺炎疫情蔓延一度严重打压金属需求继伊拉克战争之后,从3月下旬起,非典型肺炎疫情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作祟,并成为影响金属市场的又一诱因。人们担心该疾病将挫伤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一度严重打压金属需求。
4.欧盟委员会对涉嫌铜精矿市场垄断的相关公司展开调查
5月16日,欧盟委员会宣称,由于涉嫌铜精矿市场垄断,已经对相关公司展开调查,同时加拿大与美国的监管部门也配合共同调查此事。
5.加、俄大型公司连续动作,世界镍行业热点频现
5月底,加拿大国际镍业公司下属的萨德伯里镍矿工人开始了持续9周的罢工,每月镍产量损失高达8000吨,导致市场供给日趋紧张,镍价进一步上涨。从6月12日至2003年底,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陆续向市场抛售了6万吨镍库存,暂时缓解了全球镍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张程度,但并没有改变镍市场求大于供的总趋势。
6.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对原铝市场展开调查8月4日,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正式对原铝市场展开调查。LME表示,调查旨在查明铝市场参与人士、铝库存波动、交易方式和价格曲线波动之间是否存在勾结行为。这一消息对连续几周上涨的有色金属交易行情特别是铝价造成压力。
7.世界铝业掀起并购高潮世界最大的铝公司———美国铝业公司与巴林政府三季度
签
订了购买巴林铝厂26%股份的谅解备忘录;加拿大铝企业Alcan兼并法国Pechiney的交
易
也在11月底基本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以营业额计最大的铝业公司。
8.法国欧洲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宣告破产
10月20日,著名的法国欧洲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宣告破产。该公司的董事会确认
无
法通过协商跟该集团的债权人达成协议,以推迟偿还短期债务,保证集团在中短期内的
运
转。董事会决定由公司总裁尽快向巴黎商业法庭申请公司破产保护。
9.智利安迪纳铜矿(Andina)工人罢工12月5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03:00),由
于
难以与资方就工资问题达成协议,智利国有铜矿公司(Codelco)下属的安迪纳铜矿(
And
ina)拒绝了资方提出的工资方案,开始罢工。此消息一经传出,国际铜市场价格立即
大
涨,并带动整个基本金属市场行情上扬。
10.中国因素成为影响国际金属市场的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金属的需求急剧扩大,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了
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如近年来,中国国内电解铝投资升温,产能产量飞速增长,对冶金
级
氧化铝的需求不断扩大,成为国际现货氧化铝价格一路上扬的重要原因,其价格从200
2年
底2003年初的170美元/吨已上涨到2003年12月中旬的410~420美元/吨。
来源:倚天财经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