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黄金市场综述与2004年展望(上)(2004.2.5)
2004年02月05日 10:26
128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2003年黄金市场综述与2004年展望(上)
中国黄金网
2003年世界黄金市场走过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份,国际金价开盘(现货,下文同)347.8美元/盎司,收盘415.4美元/盎司,全年升幅达19.4%。2003年国际金价的这一升幅,在2002年国际金价升幅14%的基础上生成,格外引起黄金市场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再问,国际黄金市场金价的连续上升,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支持国际黄金市场的金价持续上升?
要回答这一问题,解读黄金市场金价形成机制,分析和把握黄金市场演化发展的内在逻辑,需要从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层面,结合国际投资市场游资的分布及流向和流量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2003年黄金市场走势综述
一、2003年的国际政治形势发展的导向和黄金市场金价走势的关系
2002年9月,美国以反恐为旗帜的阿富汗战争进展顺利,国际政治中心开始向中东转移。于是,伊拉克核查斡旋步伐加快。2002年12月,以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核查无果,美伊战争出现升级迹象。受美伊战争发展局势影响,黄金市场金价结束了近半年的盘整,从2002年12月2日的317.5美元/盎司开始突破性上升,至2002年12月31日,黄金市场金价以347.8美元/盎司报收,当月涨幅达到9.54%(2002年黄金市场金价涨幅24.68%)。
2003年1月,黄金市场金价走势继续受可能爆发的美伊战争影响,节节攀升。至2003年2月5日,国际政治局势发展状况表明,以战争发起者美国为主导的参战方战争准备基本结束。同时,与被国际社会制裁了十余年的伊拉克军事弱势相比,以美国为首的参战另一方,在军事实力上则具有绝对优势,一旦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强势的一方可能会迅速获胜。因此,在美伊战争爆发之前的2003年2月6日,黄金市场金价的战争溢价结束。2003年2月6日,黄金市场金价最高上冲到388.9美元/盎司,与年初相比,金价上升了11.8%。
其后,随着战争局势的日益明朗,黄金市场金价向下调整。2003年3月18日,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军发动斩首行动,美伊战争正式爆发,黄金市场金价也顺势调整到337.5美元/盎司,从高点下降了13.2%。之后,随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军在战场上取得了预期的进展,黄金市场金价保持继续下调的走势。至2003年4月7日,以美国主导的联军进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黄金市场金价随之下调到322美元/盎司。
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军进入巴格达之后,国际社会发现,包括巴格达市民在内的伊拉克人民,并未对扮演解放军角色的联军抱欢迎态度,相反多数伊拉克人敌视联军。同时,包括德国、法国、俄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继续质疑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另外,加之联军在伊拉克频频遭受袭击,联军疲于应付。
于是,国际投资市场开始改变国际政治和投资市场的发展预期,黄金市场结束持续两个月的跌势。2003年4月8日,黄金价格进入盘升形态。至2003年5月21日,黄金价格收于372美元/盎司,波段升幅达15.53%。同期,欧元对美元的升幅也达到了9.46%。
其后,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政治危机和巴以冲突升级,又成了促进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两次巴勒斯坦总理危机,都使黄金市场金价在370美元/盎司之上的平台上跃过了390美元/盎司。
二、2003年重要的国际经济政策导向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2003年5月,随着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上扬,美元的强势货币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布什政府为了缓解欧元对美元的压力,同时也为了重振国际社会对美国投资市场的信心,布什政府的减税计划递交国会审议。2003年5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减税3500亿美元的方案,以刺激已显疲软的美国经济,并希望激活美国投资市场,缓解美元贬值和蕴藏在股市中游资分流的压力。
2003年5月27日,随着美国议会通过布什政府减税方案公布。当日,黄金市场金价以370.3美元/盎司开盘,盘中冲高374.6美元/盎司,其后开始下调,报收于366.05美元/盎司,跌幅1.2%。其后,随着布什减税计划预期的积极的经济影响,以及美国三大股市的强劲上升,黄金金价进入调整。2003年5月27日至7月15日,黄金市场金价累计跌幅6.67%。
2003年7月,布什减税计划的利好被投资市场消化。同时,伊拉克战后重建由于得不到德、法、俄等大国的支持,问题丛生。另一方面,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在伊拉克频频受袭,巴勒斯坦政局波澜变幻,恐怖袭击警报再起。于是,黄金市场金价在2003年7月16日后结束下调,重整升势。
2003年10月,美国政府公布三季度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超过7%,其后又上调为8.2%,以期稳定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地位,并减缓国际游资游离美国资本市场形成的压力。美国政府的这一政策措施,对黄金市场的金价没有形成实质的影响,除了在有关数据公布之初金价稍有波动外,市场走势仍被保持。
三、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变化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在当前世界信用货币构成的金融结构里,一种信用属性的货币制度设计成为强势货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该货币对应的经济体要有较大的规模,同时经济和金融发展形势又相对稳定,没有积累让持有者担心的信用泡沫。当前,在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中,美国拥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承传的强势货币--美元,但美国50余年的积极财政和金融政策,积累了巨额的信用泡沫。日本也是世界三大的经济体中的一个。但是,日本在步入1990年代后,日本国民经济发展起飞阶段形成的金融泡沫,已经对日本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威胁,日本经济发展从此进入了衰退。所以,日元对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尚不构成冲击。
1999年1月,欧元的诞生种下了对抗美元的种子。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欧元经济区是世界级的强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同时欧元区保守的经济和金融政策又使其经济和金融发展一直相对稳定。在欧元经济区的经济和金融结构中,泡沫的成分相对较低。因此,欧元的诞生具有发展成为强势货币的前景。欧元的诞生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原有均衡增加了变数,强势美元可能遭遇欧元的挑战。
2002年1月,欧元货币试行期满,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与此同时,欧元区内国家的货币被欧元替代。欧元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诞生,在其从试行至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前后,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如美国新经济泡沫、9.11事件、反恐和中东危机等,作用并影响着欧元的走势。于是,欧元对国际结算货币美元的汇率,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事件的发生发展,跌宕起伏,一路攀升。从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18.7%,欧元对美元汇率超过1:1水平。至此,欧元对美元的冲击开始表面化。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2003年是欧元对美元的冲击充分显现的一年。一年中,欧元对美元的汇率随着美国的中东政治和经济发展战略跌宕起伏,年初至年末,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20%,创造了欧元流通两年的升幅新高。同期,黄金的欧元价格大体和年初持平。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