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表现抢眼 35家中国企业挺进世界500强

2008年07月11日 10:2 50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企业上榜数量创10多年来新低
  一年一度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榜单9日再度出炉。尽管沃尔玛以3787.99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蝉联榜首,但仍难掩美国企业总体上的“失意”。在次贷危机全面冲击美国经济的背景下,美国企业今年的上榜数量从去年的162家锐减至153家,为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相比之下,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延续着近几年在500强榜单上的优异表现。中国企业今年共有35家上榜,较去年再添5家。中石化今年再接再厉,一举冲到第16位。而中国铝业和联想集团等三家中国内地企业则首度上榜。

  美企上榜数量十多年来最低
  这份基于2007年销售收入进行排名的榜单显示,美国企业今年仅有153家入围世界500强,较去年的162家下降了9家,是十多年来上榜数量最少的一次。
  在信贷紧缩全面冲击美国经济的背景下,不仅是金融业,其他各行各业的美国企业都不同程度感受到了“逆风”。在次贷风暴中轰然倒塌的华尔街投行大鳄贝尔斯登,今年已消失在500强榜单之中。另外,美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GAP以及著名体育用品企业耐克,今年也都黯然“落榜”。
  其他在今年的榜单上下降幅度最大的也多数来自发达经济体,比如,日本的三洋排名下降了103位,至459位。美国的摩托罗拉则由去年的143位降至今年的200位。
  “这是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的一种表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说到底是一国经济实力在微观层面的体现。”
  不过,尽管美国企业的入围数量有所下降,但就绝对数量而言,美国企业的群体仍是世界500强中实力最强大的,上榜企业的数量也是所有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只能说,美国的绝对优势有所下降,这更多是一种短暂的现象,美国经济的总体实力还是最强的。”陈凤英说。
  其他发达经济体中,日本有64家企业入围,其次为法国,有39家上榜。德国和英国排在其后,分别有37和34家企业上榜。
  总体来看,今年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收入为23.6万亿美元,同比上升13%。而盈利总和则为1.6万亿美元,升幅仅为3.9%。根据最新排行榜,如果以城市来统计,东京有47家上榜企业,名列第一。巴黎列第二(25家),伦敦第三(22家)、北京第四(21家)。

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再创新高
  相比美国的走下坡路,“中国军团”则延续了上升的势头。中国企业今年共有35家上榜,再度刷新入围企业数量的最高纪录,其中19户为中央企业。中国内地和香港共有29家公司上榜,是意大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三国上榜企业数的总和。
  就中国内地来说,今年新增了3家上榜企业,分别是排在476位的中国铝业、排在480位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以及排在499位的联想集团。
  总的来看,中国今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仍主要是几大龙头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石油行业。在今年的榜单上,中石化仍是亚洲排名第二的企业,仅次于丰田汽车,且其排名由去年再进一位,达到16位。
  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另外两大中国石油企业也均入围,分别排在第25位和第409位。排名在100名以内的中国企业的还有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排在24位。
  陈凤英指出,目前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仍主要在能源、金融和电信等三大龙头产业之中。她分析说,这样的分布也体现了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能源的需求也比较大,因而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获得了更好的保障。
  整体来说,中国企业今年在500强中的排名变化不是很大,“如果不是股市大幅下跌的话,中国企业入围的还会更多。”陈凤英说。她预计,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及更多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新榜单体现两大变化
  专家表示,今年的500强榜单体现出了两个变化。一是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具体来说就是美国上榜企业减少,而来自新兴经济体整体的上榜企业数量继续上升。“金砖四国”的上榜企业家数达到了52家,占了所有上榜企业的十分之一。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美国经济疲软的背景下,美国以外市场的发展成为各家公司新的增长点。比如,蝉联榜首的沃尔玛去年的海外销售就增长了17.5%,是其国内销售增速的三倍,并且占到公司总销售收入的24%。另外,疲软的美元也令非美元国家企业的盈利优势更为明显。
  第二是产业上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能源等传统产业的继续“回归”,其背景就是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相比之下,金融业则因为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出现衰落。
  当然,专家也表示,这样的产业实力变化只是相对的。能源企业排名不断上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近几年油价的持续飙升,一旦油价未来回落至更合理的水平,这些企业在500强中的排名必然会下降;而近期深受次贷危机之苦的金融行业,也不能排除经过一两年的调整后“东山再起”。
  ■500强“榜中榜”
  最赚钱的公司
  美国:埃克森美孚(406亿美元);通用电气(222亿美元);雪佛龙(187亿美元)
  欧洲:荷兰皇家壳牌(313亿美元);英国石油(208亿美元);Gazprom(193亿美元)
  亚洲:Petronas(181亿美元);丰田汽车(150亿美元);中国石油(149亿美元)
  最赔钱的公司
  美国通用汽车:2007年亏损387亿美元
  收入增长最快的公司
  印度塔塔钢铁:收入同比增长353.2%
  盈利增长最快的公司
  中国人寿:盈利同比增长1588.4%
  回报最高的公司
  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2007年资产回报率45.4%


  2008年度全球财富500强中国公司上榜情况
  公司名称                                                 500强排名                 收入(百万美元)
  中国石化                                                  16                              159,260
  国家电网公司                                          24                              132,88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5                              129,798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132                            51,828
  中国工商银行                                          133                            51,526
  中国移动                                                  148                            47,055
  中国人寿                                                  159                            43,440
  中国建设银行                                          171                            41,307
  中国银行                                                  187                            38,904
  中国农业银行                                          223                            34,059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226                            33,861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257                            30,204
  宝山钢铁公司                                          259                            29,939
  和记黄埔(香港)                                  286                            28,035
  中国电信                                                  288                            27,856
  国泰金融控股公司(台湾)                  300                            26,811
  中国一汽                                                  303                            26,391
  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324                            24,808
  中铁集团                                                  341                            23,73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344                            23,665
  来宝集团(香港)                                  349                            23,497
  中铁建设集团                                          356                            23,335
  华硕电脑有限公司(台湾)                  363                            22,993
  上海汽车集团                                          373                            22,607
  中国建筑集团总公司                              385                            22,128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395                            21,344
  中粮集团                                                  398                            21,202
  中远集团                                                  405                            20,84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409                            20,637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412                            20,517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26                            19,991
  怡和集团(香港)                                  437                            19,445
  中铝公司                                                  476                            17,577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480                            17,515
  联想集团                                                  499                            16,788

 (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