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岌岌可危 钴价将继续低位震荡

2024年12月30日 10:38 95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九州注册   作者:

电解钴/硫酸钴价格走势图
微信图片_20241230103455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五矿经研院

国内三元电池装机占比走势图
微信图片_20241230103506
数据来源:五矿经研院

11月份,国内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市场份额持续走低,占比仅为20.2%;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在欧美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关税限制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及三元动力电池出口同比低速增长。钴资源供应仍然宽松,钴原料进口保持较高增速,钴供应过剩形势短期内仍难以逆转,预计钴价仍将保持低位震荡。

11月中旬以来,钴价总体维持低位震荡态势。截至12月13日,电解钴价格(≥99.8%,上海有色现货均价)报收于17.75万元/吨,相较于10月份的17.85万元/吨,累计下跌0.6%。作为三元材料原料的七水硫酸钴价格(钴≥20.5%)报收于2.70万元/吨,相较于10月同期的2.73万元/吨,累计下跌1.1%。

国内三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岌岌可危

我国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整体保持强劲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实现双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6万辆和15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在动力电池装机方面,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1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7.2GWh,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49.7%。

在动力电池中,三元电池市场份额继续下降。11月份,国内三元电池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24.2GWh和13.6GWh,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3.5%,环比分别增长3.3%和11.6%。三元电池装机占比为20.2%,较10月份下降0.4%。今年以来,部分公司推出的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对纯电动汽车、增程式及插混汽车领域三元电池的市场份额形成全面“围剿”,三元电池市场份额日益陷入岌岌可危的严峻境地。

1—11月份,我国三元电池累计产量和装机量分别为249.4GWh和124.7GWh,同比分别增长13%和13.7%,累计装机占比为26.4%。

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低迷

三元电池出口略增

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三元电池为主,但近期市场持续低迷。据Rho Motion数据,预计11月份欧洲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8万辆,同比略有下降,环比增长7.7%;北美洲的电动汽车销量约为17万辆,同比增长16.8%。

由于海外市场低迷,加之欧美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加征关税,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出口明显放缓,三元动力电池出口略有增长。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下降35.2%,同比增长14.1%。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2.5GWh,环比增长15.3%,同比下降2.2%。其中,三元电池出口8.5GWh,环比增长16.5%,同比增长4.7%。1—11月份,我国三元电池累计出口73.4GWh,累计同比下降4.9%。

三元材料生产保持小幅增长

智能手机及钴酸锂消费恢复增长

三元材料产量同比保持小幅增长。据SMM数据,11月份,我国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材料产量分别为7.7万吨和6.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和9.2%,环比分别增长4.9%和3.8%。1—11月份,我国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材料累计产量分别为77.3万吨和6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和10.8%。

笔者统计,11月份,我国三元电池的生产相对于下游需求进一步回落,三元材料生产相对于三元电池生产保持相对稳定,三元前驱体的生产相对于三元材料也保持相对稳定。

在消费电子领域,我国智能手机消费恢复正增长,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也恢复增长。据中国通信研究院数据,10月份,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967.4万部,同比增长1.8%。其中,5G手机2672.2万部,同比增长1.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0.1%。1—10月份,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50亿部,同比增长8.9%。其中,5G手机2.14亿部,同比增长13.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5%。从钴酸锂生产情况看,据SMM数据,11月份,我国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为0.78万吨,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11.5%;1—11月份,累计产量8.1万吨,同比增长14.4%。

硫酸钴生产总体收缩

四氧化三钴保持增长

硫酸钴(三元材料的生产原料)生产仍在收缩。据SMM数据,11月份,国内硫酸钴产量为0.51万吨,同比下降10.9%,环比增长5.1%;1—11月份,国内硫酸钴累计产量为5.64万吨,同比下降25.5%,生产总体仍呈现收缩特征。

四氧化三钴(钴酸锂的生产原料)生产仍保持增长。11月份,国内四氧化三钴产量为0.92万吨,同比增长38.3%,环比增长4.8%;1—11月份,国内四氧化三钴累计产量为8.55万吨,同比增加22.0%。

钴资源供应宽松

钴原料进口保持较高增速

在铜价较高的情况下,刚果(金)铜钴矿矿山加快铜矿生产,带动钴副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球钴资源供应总体仍趋于宽松。由于市场持续低迷,嘉能可公司下调2024年上半年产量1.59万吨,相比2023年上半年的2.17万吨下降27%,但这对市场过剩压力的缓解有限。据安泰科预测,2024年,全球钴原料供给将接近27万金属吨,增加近3万吨。钴矿产量增长主要来源于洛阳钼业。根据其发布的三季报,洛阳钼业前三季度共生产钴8.47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27.4%,共销售钴7.98万吨,同比增长1021%,即该公司前三季度销量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增加超过7.2万吨。

原料进口方面,钴原料进口仍保持较高增速,并以钴湿法中间品进口为主要增量。据安泰科公司和海关数据统计测算,10月份,我国进口钴原料1.66万金属吨,环比下降19.51%,同比增长35.3%,同比增速下降近50%,但仍然较高。1—10月份,我国进口钴原料17.74万吨,同比增长63.87%。其中,钴湿法中间品进口15.33万吨金属量,同比增长79.67%,镍湿法中间品带入钴2.2万吨金属量,同比增长13.54%。据SMM数据,11月份,我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6.42万吨,环比增长36.8%,同比增长43%。

钴市场或继续保持低位震荡

展望后市,钴市场需求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三元电池为主的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并打压和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对外出口,对三元电池消费构成较大利空。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长,但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份额岌岌可危,三元电池去钴化仍在持续推进,导致三元电池领域钴需求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此外,智能手机消费增速放缓,对钴消费的增长造成利空。

钴资源端供给仍在持续增加,钴原料进口持续大涨,钴市场过剩形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因此,尽管当前钴价已经持续创下新低,但基本面上仍缺乏支撑价格反转的力量,预计短期内钴价仍将保持低迷。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