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浇铸品牌花——中铝山西新材料、山西铝业走出去“闯市场”二三事

2020年12月31日 9:39 68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走出去,才能感受不一样的世界;走出去,方能干出不一样的精彩。近年来,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中铝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在拓展外部市场上动脑筋,在走出去承揽业务上下功夫,在困境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企业生存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几年来,数百名基层干部员工秉承匠心精心恒心,依靠过硬的本领“走西口”“闯关东”,“扎进”市场这个大熔炉,上演了一个个“闯市场”树品牌的感人故事。
故事一:“匠心”点检赢信赖
一提到遵义,人们通常都会想到著名的“遵义会议”,今年5月份,山西中铝工服公司、建安公司一行人带着亲人的嘱托和公司领导的期盼,背起行囊,迈开脚步,来到位于“红色革命圣地”的贵州遵义铝业,从事为期一年的电解天车维保工作。
每天早上7点,赵保华就和工友们从宿舍准时出发,步行半个小时,来到位于遵义铝业生产现场的检修大本营。7点40分召开的班前会上,他领到任务,对1至4号天车进行点检。背上十多斤的安全带,挎上专业的工具包,他和搭班人员一起来到生产现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电解多功能天车设备承担着电解槽加工作业的任务,受现场高温辐射等环境影响,极易出现各种故障,日常专业点检就显得非常重要。赵保华小心地扶着栏杆,来到十米多高的天车作业平台。因为要检查天车每个关键联结点,他熟练地固定好安全带,小心翼翼地在天车上来回巡视,从工具机构固定框架到铰链销轴,从联结螺栓到联轴节,仔细排查各个环节和部位。
每天一大早,班组里七八名检修人员,就如同撒网一样分布到天车作业的各个区域。眼、耳、手并用,他们靠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将一个个隐患排查出来。“每天巡检下来,光来回走就要两个小时。”因为是对外服务单位,现场没有专门休息的地方,几个小时里,他们只能背着几十斤重的安全带和工具袋,从这台天车到下一台天车,一天不知道要在闷热的电解通道里来回多少次。
刚接手电解天车维保的时候,建安公司沿用了在山西新材料的检修模式,但是贵州铝业新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总是忙于“救火”,根本无暇去为设备全面体检。为将“救火式”抢修变成日常性检修,他们将重点检修从一天一台变成了一天两台,全面对天车进行专业修复。在检修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设备故障次数较去年减少22.5%,专业的点检维护让甲方竖起了大拇指。
故事二:“精心”大修树口碑
今年4月,宁夏西夏发电厂迎来了一批来自山西铝的技术人员。他们懂技术、肯钻研,精心细心,热情服务,用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检修技术,让生产方对山西新材料专业检修竖起了“大拇哥”。
为打赢降本增效攻坚战,计控信息中心结合对外业务拓展情况,组建了宁夏银川项目部。王玉西、樊红吉等五人作为技术骨干被派往西夏发电厂,协助宁夏发电厂电控部完成4台锅炉、4台汽机及所有附属设备的大修改造工作。因为检修任务繁重,几个人刚一到宁夏,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异地的优美风光,便投身到具体的大修任务中。
“之前在厂里,每片设备区域我们都很熟悉,到了新的地方,不仅要熟悉新的场地,还要尽快了解热电生产工艺流程。”王玉西介绍道。陌生的生产现场环境无疑是项目部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每天下达的检修任务必须完成,他们一边干,一边摸索,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着新的工作环境。
锅炉汽机取压装置堵塞是自控仪表常见问题,疏通上千个检测点成了他们的工作之一。4月份的一天,按照大修任务分配,王玉西和史一雄被分为一组,负责取压装置的疏通和清理工作。检测点分布在锅炉、汽机的各个部位,空间狭窄不说,密密麻麻的检测点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但他们迅速做好分工,戴好防护口罩,一人负责安全监护,一人则顺着搭好的架子爬上操作台,一个点一个点地查,凭着专业的判断逐一疏通。
王玉西是计控信息中心出了名的阀门调试专家。汽机高低压设备旁,王玉西站在两米高的脚手架上,正检查锅炉逆止阀。他熟练地判断着过滤器、一次阀门以及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反复调整线位,从一颗螺丝的紧固程度到一个线圈的缠绕方式,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三天半的时间里,每天七八个阀门的检修进度以及过硬的检修技艺得到了生产方的肯定。
一边是现场设备的疏通维护,一边是设备仪表的专业校准。在一间小小的房间里,樊红吉被各种专业仪表包围,因为大型锅炉设备每个仪表都有相关的连锁和设定,推迟或者提前动作都会对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樊红吉掌握各种压力校验装置的使用和设备调校的方法,几个月里,反复校验各种仪表设备,确保所校验仪表设备准确率100%。
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部五个人按照各自分工和专业特长,短短几个月,他们完成了1000余台自控设备的拆卸、校验、标定、回装工作;并对磨煤机、省煤器、仓泵、冷却塔等区域共计8000个自控测点,逐一调校,靠着专业检修树起了口碑。
故事三:保持“恒心”铸品质
像工服公司、建安公司和计控信息中心一样,在经历过“走出去”的各种不适后,几年时间里,晋铝冶炼驻兴县项目部逐渐静下心来,将每一个项目作为检验战斗力的机会。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项目部人员不怕苦、不怕累,用一颗“恒心”诠释着企业做好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两年前,晋铝冶炼公司驻兴县项目部员工张伟和同事来到位于吕梁兴县的山西中铝华兴铝业有限公司,加入到临时成立的氧化铝清理队,辅助甲方生产。
刚到兴县条件十分艰苦。没有住的地方,就在半山腰上租的临时彩钢瓦房居住,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保暖性又不好,兴县的冬天又特别寒冷,最低气温都达到零下二十几度,筷子用着用着就冻上了冰碴子,常常吃了热馍凉了汤。上班要步行到山下,晴天还好说,遇到雨天和下雪天,还要比平时早出发半个小时。但大家并不言苦,一心只想着把工作做好。
清理工作的艰苦和劳累是难以想象的,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在别人眼里最难干、最苦的活,却成了晋铝冶炼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好甲方,张伟每天早上7点前就进入现场,制定工作方案和安全措施,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只要有任务,他总是冲在清理战线的最前沿。
想甲方所想,急甲方所急。在今年种分槽清理任务中,张伟带领检修人员紧盯现场,抓住关键环节,24小时不间断作业,吃在现场,住在现场,累了就坐在冰凉的地上休息一会儿,困了就相互依靠眯上一会儿,历时45天日夜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清理任务,树立了“晋铝冶炼”品牌。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