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蹚出致富路——中铝山东企业驻村干部叶长龙帮扶脱贫记
2020年09月22日 9:24 49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李军
金秋时节,收获的季节。中铝山东企业脱贫攻坚干部、博山区石马镇下焦村驻村队员叶长龙3年的扶贫帮扶攻坚工作也收获满满。站在“七河果木香菇”下焦家峪村示范基地大棚旁,看着第一批2000斤新鲜、饱满的香菇一筐筐抬上外销的车辆,叶长龙脸上挂满了笑容,眼里噙满了泪水。
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克难、辛劳付出,终于迎来了博山区石马镇下焦村的77户贫困户全部摆脱贫困。1.5万斤香菇成熟在望,仅此一项,预计给村民带来9万元的纯收入。
“剪不断”的帮扶情
从踏上下焦村土地的那一刻起,叶长龙就被这原生态的古村落深深地吸引。如此秀美的山色,怎能与“贫困”一词挂钩?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
自2018年3月,叶长龙驻村后,就第一时间对205户村民进行了入户走访,通过调查摸底,他初步了解了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经过收集村情民意,叶长龙制定了3年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帮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和村干部及村民的聊天中,叶长龙进一步了解到,石马镇下焦村与中铝山东企业曾经有过一段历史渊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下焦村就是该企业的帮扶村。当时企业以农民轮换工方式,为村里困难家庭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增收,以解决其家庭困难等问题。
进村后,叶长龙快速进入角色,入户调查摸底、了解群众疾苦,收集村情民意,以朴实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平易近人的工作风格,赢得了贫困户的信任。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里,他就对村里77户贫困户有了深入了解,对村里的基本情况也全盘掌握。
下焦村村集体没有任何产业,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来自土地流转费以及上级拨付的办公经费和部分扶贫产业项目收入,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外出打工。村民种地收入不多,由于土地有限,加之缺水,基本是靠天吃饭。下焦村农作物都是一些常规农产品,没有什么特产,几乎没有经济作物,村民靠种地所得收入仅占家庭总收入的很少部分。了解掌握了下焦村的基本情况后,叶长龙及时向派出单位山东铝业党委进行了汇报。公司党委非常重视,先后多次派相关部门领导来下焦村进行实地调研,根据下焦村实际情况和地理环境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党建引领“一对一”
抓扶贫、抓党建是驻村工作队员的职责。如何抓好党建,怎样结合农村实际发挥党建帮扶作用,实现“一对一”帮、“一对一”带,一直是叶长龙思考的问题。
在不断地实践中,叶长龙摸索出“抓党建先要抓基础、抓思想”的工作思路。于是,他协助村党支部首先抓“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定期上党课及召开组织生活会。村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七一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保质保量有效推进;坚持每月15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义务劳动;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党员量化积分评定工作等,以此增强广大党员凝聚力,让党员积极主动地担当起“一带一脱贫”的责任。
为更好地为党员学习及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中铝山东公企业的帮扶下,下焦村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升级改造,粉刷了墙壁,更换了桌椅,增加了两个电子显示屏及投影仪。叶长龙协助下焦村按照从严治党工作的要求规范各种行为,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双代”机制,使村委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完善的村规民约,文明的新风正气,让下焦村迈入了时尚乡村、和谐村庄的新境界。
“点对点”精准布阵
“急为村民所急,想为村民所想,扶贫就是要帮助村里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叶长龙了解到下焦村村委会办公室是危房,因缺乏资金,无力维修。为此,他积极向派出单位中铝山东企业汇报,中铝山东企业得知后,为下焦村提供了10万元资金,对村办公室危房进行了及时改建维修,同时制作安装了文化广场安全护栏。10万元的帮扶资金,既消除了下焦村办公室及文化广场的安全隐患,也解决了“五通十有”所要求的办公室达标问题。
针对下焦村保有较完整古村落这一资源优势,山东铝业党委派山铝电视台前往拍摄电视宣传片,对下焦村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宣传报道,让外界了解下焦村,走进下焦村,也使下焦村融入外界,为下焦村招商引资打好基础。
为了能够拍好电视宣传片,山东铝业党委工作部新闻中心员工先后3次来下焦村进行现场拍摄。经过各方的辛勤努力,投入4.9万元,拍摄了《下焦物语》电视宣传片,并在山铝电视台及各二级单位和微信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播放,为下焦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针对村民就业难、就地增收无门路的现状,中铝山东企业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认真分析村民结构现状,根据其实际劳动能力,为下焦村贫困户“量身”提供适合的劳务就业岗位。此外,通过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制定“点对点”就业援助措施和培训计划,提升了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使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促进了贫困家庭尽快脱贫。
“扶贫先扶智。”为保证贫困户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山东铝业党委还对报考山东铝业职业学院的下焦村贫困户子女给予减免学费50%,毕业后优先安排工作,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77户“一个都不落”
新春佳节,是贫困户难熬的“年关”,2019年和2020年,每年专项拨款2万元,让贫困村民“过个好年”。同时,连续两年春节前夕,公司领导都带队前往下焦村,对77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使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帮扶单位对贫困户的爱心帮助。
在中铝山东企业的大力帮助下,贫困户逐渐有了脱贫的项目。然而常年不出大山的村民,不知道怎样把这些东西换成钱。中铝山东企业又责无旁贷地做起了土特产品的“代言人”。销售团队采取多层次、多种渠道帮助贫困户销售煎饼、玉米面、蜂蜜、农家鸡等产品,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生活困难,并以此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增强了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也为“两不愁三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使村集体经济达到年收入5万元以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实现脱贫致富,2019年底,中铝山东企业帮扶20万元资金,为下焦村投资建设2个双膜双网结构的香菇大棚,利用山东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技术,实施“七河果木香菇”种植项目,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增强下焦村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力争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此项目的实施为下焦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发家致富作出了贡献,也开创了石马镇“七河果木香菇”种植的先例。正是依托这“授之以渔”的脱贫项目,77户贫困户一个都不落,全部实现了脱贫。
秋季的山村满山红叶,瓜果飘香。如今,村民们正走出贫困,走向富裕;下焦村正走出深山,走向繁荣,迈上更加红火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