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铝线杆生产线首次实现全月达标达产
2020年06月16日 9:44 61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周凡
本报讯 5月28日凌晨,随着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合金化事业部9号线保持炉内最后一缕铝液流出,岗位人员挥舞大锤堵住炉眼,高速运转的轧机缓缓停下,当月的生产任务提前结束。5月份,合金化事业部线杆生产线共计生产线杆2481吨,首次实现全月达产达标。
作为合金化事业部投产的第三条生产线,连铸连轧工序线杆生产线于2019年12月6日开始进铝负荷调试。生产初期,设备和生产存在诸多问题:循环水水压难以调节;钢带沾水导致铝液飞溅;轧机机架频繁被冲造成生产被动;夹缝辊与结晶轮速度不匹配,拉断铸坯甚至出现跑铝现象……工艺参数调整、设备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管控等问题接踵而至,一次次的中断,又一次次的调整;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重来。白天调试生产,晚上开会总结,大家似乎都铆着一股不成功誓不罢休的干劲。就这样,在事业部各级领导和线杆生产线操作人员连续几天的艰苦奋战中,线杆生产线首次打通了生产全流程。
生产一个月以来设备问题逐渐减少,员工的操作也愈加得心应手。眼看着生产逐渐走上正轨,正当所有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之时,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合金化事业部的工作重心不得不由狠抓生产转为坚守战“疫”。在3月初的复工复产工作例会上,53岁的连铸连轧工序长王黔生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一定要团结一心、鼓足干劲,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要想早日实现达产达标,不能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线杆生产线员工严抓产品质量管控。面对严峻市场考验,他们分析复产以来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是H14及以上的线杆牌号,而3月份调试生产出的H13线杆却高达20%,造成了较大的资金占用。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参数,加强对抗拉强度的管控力度,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4月份H13的产品占比降至6%。
始终关注下游客户使用反馈,面对下游客户反映少量线杆存在内外圈抗拉强度差距大,卷线不够整齐规范、有个别垮线的情况,线杆生产线成立紧急攻关小组,通过适当调整配方、改动不同时期的卷线速度,加强人工调整力度等措施,已基本解决问题,受到了下游客户的称赞。
为达到事业部制定的质量目标,更好地完成降本增效,线杆生产线高标准要求岗位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加强员工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熟练度,提高生产与设保中心的操检结合,有效地降低了设备故障时间,提高了产量和产品一次合格率,减少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废品产生,降低了回炉消耗;严格扒渣作业流程,减少铝液流失,火耗得到有效控制;严禁出现因炉温太高开炉门降温的能源过剩情况,杜绝浪费行为,充分利用原铝高温熔化冷材和添加剂,大大降低了天然气消耗。
在贵州分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年设计产能2万吨的线杆生产线,历时四个多月,终于在5月份实现月产量2481吨全销售,产品合格率达100%,天然气单耗、火耗达到控制标准,实现了达产、达标。此外,5月份线杆生产线还实现了30吨合金线杆的生产及销售,为开发新产品、开拓合金线杆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周凡)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