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扶贫路上的“铝行者”
——记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扶贫干部司战军
2020年04月15日 11:50 675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李建锋 魏胜斌
自2017年,司战军被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派驻到甘肃省永登县民乐乡小有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以来,驻村时长在300个工作日以上,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帮助驻地村民解决生活中的难事、大事。在永登县民乐乡小有村扶贫期间,筹集到资金6万元,沙化村社道路9公里,修建蓄水池,铺设管道,将山泉水分别引到村庄,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深受当地政府的好评。2017年8月,因工作需要被委派到甘肃省渭源县秦祁乡杨川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秉承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帮助村“两委”出主意想办法,梳理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村民谋求实惠。
扎根基层
当好群众的知心人
渭源县秦祁乡杨川村地处渭源县北部山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5℃。土壤瘠薄,植被稀少,遍地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属典型干旱少雨地区,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46户1077人,总耕地4421亩,人均占地4.1亩,主要种植马铃薯。靠天吃饭,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特别艰苦。
“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司战军时刻铭记着这句朴实的话。为摸清杨川村的详细情况,司战军背着大饼咸菜,领着水壶,迎着刺骨的山风,走村入户开展调查。了解村民全面庄稼种植、务工收入和家庭负担等基本情况。司战军的足迹遍布杨川村山山水水,掌握了村民的基本情况,针对98户困难户的实际分别制定了“一户一策”的脱贫计划。司战军为了落实扶贫计划推进实施,经常早出晚归,不怕脏,不怕累,深入田间地头、牛棚羊圈了解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措施。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主动帮助村民代交各种费用,办理社会保险,代购生活必需品,为患病群众代领救助金,方便他们及时治病。既方便了村民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干好农活,又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17年9月,司战军走访到杨川村河那坡社一户村民,发现两位老人年迈体弱,子女不在身边,每天的生活用水需要上山去挑,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司战军不忍心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挑着水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便自掏腰包1650元,为两位老人接通自来水,解决了用水困难。
敢于担当
做好脱贫攻坚的引路人
在乡、村“两委”的领导下,司战军等扶贫工作队员和村社干部一起深入杨川村对123户478人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完成了大数据平台信息录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紧盯脱贫“四项指标”和贫困户“六项指标”,将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列出详细清单,跟踪落实帮扶措施,及时掌握脱贫指标完成的进度。
自2017年扶贫工作队进驻渭源县秦祁乡杨川村以来,司战军等扶贫干部积极协调企地关系,及时向连城分公司汇报杨川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协助解决困难。连城分公司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责,克服生产经营困难,筹措资金8万元,为10户村民接通自来水。在司战军等人的努力下,杨川村率先完成人饮工程,家家户户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题。为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连城分公司筹资硬化杨川村8.4公里道路,打通了村社通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杨川村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层多孔隙,在雨水冲刷下房屋地基极易发生松动。为消除危房隐患,司战军主动将险情向秦祁乡党委、政府予以汇报,县乡政府争取到定西市资金支持,对贫困户危房改造,共计完成危房改造30户,异地搬迁72户。杨川村的4个社因故只通照明用电,无动力用电,村民磨面、榨油等极为不便。司战军等驻村干部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适逢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遂对该4个社实施电网升级改造,接通动力用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司战军主动协调秦祁乡为杨川村60户贫困户发放政府精准扶贫贷款300万元,支持村民自主创业,拓宽致富门路。
2018年,在调查走访中,司战军发现制约杨川村经济发展,导致村民生活贫困的因素是村上资金短缺,大部分村民无一技之长,经济无支柱产业支撑。为改变困境,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司战军和村“两委”成员讨论后,认为通过举办装载机操作技能培训班,增加村民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于是,他将这一想法向连城分公司作了专题汇报。连城分公司出资12万元在秦祁乡举办装载机操作技能培训班,对贫困户中的27人开展培训,使得村民有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司战军协调渭源县各部门,争取到扶贫政策优惠。由甘肃省财政厅出资修建塑料大棚50座,日光温棚4座,秦祁乡第一个种植专业合作社落户杨川村。合作社吸纳本村56户贫困户加入,以土地、劳动力折算入股投资,发展蔬菜种植。经营按照“合作社+农户+党员能人”的模式,取长补短,发挥区位优势。为试种芹菜、娃娃菜、莲花菜和菜花,乡上特意邀请定西市和渭源县农林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杨川村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深入种植大棚实地教学,向200多人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提升农民种植技能。大棚蔬菜种植当年就取得成功,增加了收入,村民尝到了甜头。为推广成功经验,司战军等总结了成功的做法,得到了乡上的支持。先后在杨川村成立牛羊养殖合作社和核桃果业合作社,吸纳全村农户参加,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助力渭源县秦祁乡整体脱贫。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和果业合作社发展为杨川村的支柱产业,带动了秦祁乡整体脱贫。
2019年,司战军在入户调查中,发现有9户贫困户住房出现不同程度的墙壁裂缝、倾斜,地基塌陷的现象,影响到村民的正常居住。他将这一情况和驻村队的人员协商后向连城分公司予以汇报,连城分公司出资12万元对杨川村9户贫困的危房予以改造,消除贫困户住房安全隐患。
开展疫情防控
甘当村民健康的守护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司战军和驻村干部积极行动贯彻秦祁乡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杨川村“两委”的领导下,走村串巷对返乡的务工、探亲、求学等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杨川村疫情防控记录台账,做到记录详细准确,台账全覆盖、无遗漏。对返乡隔离人员每天定时测温,掌握其健康指标,及时汇总上报疾控部门。司战军主动投身到杨川村疫情防控执勤点24小时值守,每天对进出村的人员登记、测温,配合消毒人员在村庄主干道喷洒消毒液,杀灭病菌,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他发动党员和志愿者利用“村村响”、微信工作群、宣传标语全面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劝解村民非必需不出门,减少和外村人员接触,降低疫情传染机率,保障村民自身健康。倡导村民树立讲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不聚会、不串门的好习惯,摒弃乱扔乱吐的陋习,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营造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良好氛围。
天道酬勤,在司战军等驻村干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杨川村在悄然发生着改变。2019年实现了120户467人脱贫,贫困户降为3户11人,贫困率由47.8%下降到1.08%,完成了甘肃省委下达的脱贫攻坚任务。司战军也被渭源县委、县政府评为2019年度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被秦祁乡党委、政府授予2019年“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杨川村一定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一幅绿水青山、生态惠民的宏伟画面在扶贫干部和当地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徐徐展开……
(李建锋 魏胜斌)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