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烧掉的费用抢回来
2019年09月24日 9:16 54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闫学温 刘世文
“现在我们每发生一个效应,按照90秒计算,会消耗1627千瓦时电量,按照每千瓦时0.45元计算,那就是707元。也就是说,三分钟,我们就会‘烧’掉七百多块钱!”在班后会上,山西新材料电解二厂电解四车间副主任刘红伟为班组员工算了一笔账,这一笔账让大家瞪圆了眼睛。
“这三分钟消耗的电量够我家用一年了!”袁喜斌惊叹道。“这七百多元,要是不烧掉,给了我多好!”安宝云感叹道。“想要这些钱?那就要好好控制效应,只有效应系数降下来了,我们的成本才能降低,绩效才能够增加,我们的钱是不是就多啦?”刘世文说道。“对!我们就要从火中把钱抢回来!”作业组员工纷纷表态。
从那之后,电解四工区的技术员紧盯电解槽技术条件趋势发展,每天测量电解质水平和铝水平,针对测量数据,及时对电解槽状态进行调整,保障电解质水平稳定保持在17厘米以上;同时加大电解槽出铝口、换极处沉淀的检查、处理力度,保障炉底干净。
残极拔出来了,郝雷佑戴好面罩,手持大耙,仔细检查下料口的沉淀,只见火红、粘稠的沉淀被他一勺勺地捞了出来。面对九百六十多度的炙烤,郝雷佑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打湿又烤干,后背上是白花花的汗碱。对于封极的员工来说,做下料口、放保温料,他们严格按照操作标准,一丝不苟,做到保温料的足、平、实。
与此同时,看槽工肖贵峰坚持每半个小时巡视一次,及时发现、消除电解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壳头包,保障下料口的畅通;进一步做好平整炉面的精细度,他们仔细将老壳处理干净,及时补充保温料,杜绝一切冒火氧化;根据电解槽碳渣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电解槽碳渣的打捞工作,除了出铝口打捞碳渣以外,他们还采取周期性的多口打捞碳渣,减少发生效应几率。在做好炉面维护的同时,他们用自己的精心保障着产品的高质量。
经过努力,今年7月份,电解四工区的效应系数在公司十个工区中最低;8月份,电解四工区的效应系数又在公司十个工区中位列前茅,“8月份这个月,我们工区的人均绩效比排名第二的工区多了150多元,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得细致、细致、再细致;把效应控制下去,把电耗抢回来,把成本降下去……”刘红伟话还没说完,安宝云就激动地说:“把我们的绩效提起来!”
(闫学温 刘世文)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