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下的大宗商品投资逻辑
2016年11月28日 9:4 2730次浏览 来源: 金融时报 分类: 期货
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化,“资产荒”成为目前投资面临的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之一。如何全面解读“资产荒”?如何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进行投资选择?恒泰期货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经理江明德对记者表示,“资产荒”其实反映的是资金和资产的不匹配、反映的是资金的生产能力与实物资产的生产能力不对称、反映的是特定时期可投资标的市场的弱小或者是可投资标的物的被限制与投资意愿的不相容。只要这些因素还存在,“资产荒”就一定存在。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资产荒”下我们不能以统一的资产模型去应对市场所有的需求,唯一能做的是提示风险。
记者:从房产到古玩,从现货到期货,凡大类市场出现价格的持续和大面积上涨,市场寻找的理由中一定有“现在资金多、资产少”这一条。您是如何看待“资产荒”的?
江明德:当可投资标的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时,人们并不会感觉到“资产荒”;当纸币价值足够稳定的时候,人们也不需要这么迫切地进行各类投资活动。唯有当这两个条件均不理想的时候,人们的投资情绪和意愿才会被激发。信用货币和实物资产的配置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不同而不断转换。“资产荒”其实反映的是资金和资产的不匹配、反映的是资金的生产能力与实物资产的生产能力不对称、反映的是特定时期可投资标的市场的弱小或者是可投资标的物的被限制与投资意愿的不相容。只要这些因素还存在,“资产荒”就一定存在。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资产荒”是一种结构性的。投资的选择只能是顺应这种结构性的变化。
“资产荒”在中国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居民及家庭资产主要是以房产和储蓄的形式存在。银率网在《中国居民金融能力报告》中显示,中国有52.07%的家庭房产价值占家庭总资产一半以上,更有16.19%的家庭这一比例占八成以上,31.99%的中国家庭把房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当房地产市场受到限制或者调整的时候,居民的整体资产结构就面临很大的风险,其进行资产管理的需要也就越迫切,房产资金蓄水池向其他市场转移而造成更为直观的“资产荒”。
记者: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进行投资选择?
江明德: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资产荒”下我们不能以统一的资产模型去应对市场所有的需求,唯一能做的是提示风险。投资既是机会,也一定包含风险,特别是“不确定性”作为影响市场一个重要因素长期存在时,风险防范就是投资的另一面,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交易与风控。我认为,以下这些原则值得思考:交易原则上提高风险防范等级;交易模式上要注重风险对冲;交易倾向上要采取平衡策略;交易结果上要降低盈利预期;交易视野上要有大局观;交易操作上要注意进出场时机;任何时候都要保留足够的现金。
在“资产荒”大背景下,期货品种具有积极的投资意义,其基本逻辑就是:第一,“资产荒”反映的是资金多,实物资产一定是资金寻找的目标,特别是在房地产投资受限的情况下,期货市场大宗商品就成为资金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标的物。不在期货市场就会去现货市场,不在大宗商品就会找小宗产品,“蒜你狠”会卷土重来。第二,信用货币不确定性下的“资产荒”对应理财需求的快速增长,无论是CTA基金还是FOF产品的发展都会给期货市场带来新的动力。第三,在去产能下的供给端改革和扩基建下的需求端发力因素作用下,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品价格的上涨是一种趋势。同时,全球制造业的复苏和资源品成本端价格的提升以及可以预期的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又会加大这种价格上涨的预期或者趋势。因此,下一阶段的市场在保持原有运行态势下,新品种的出现会带来更多的新机会,特别是值得期待的“商品期权”。
记者:在电商“双11”狂欢之时,期货市场却在11日夜盘出现多品种大幅度下跌,包括PTA、棉花等多种商品价格一天振幅罕见超10%。您如何看待这次大宗商品市场的大面积暴跌?
江明德:期货市场多空双向交易机制决定了任何交易风险都始终处于某种单边行情中,特别是在行情处于亢奋状态时更是如此。涨多了必跌,跌多了必涨,这是资本市场价格运行的规律。作为投资者及相关机构应该做的是始终把风控放在交易的第一位,把做好投资者教育放在市场开发的第一位。市场的规则是明确的,相关监管措施也应该有预期性。
这次调整应该属于一次情绪的集中宣泄,市场进入宽幅振荡的可能性大于单边行情,在振荡过程中完成品种趋势的分化,市场会更理性。我认为,“双11”之夜的一幕再发生的概率会越来越低,期货市场依旧是多空对手盘的一种平衡博弈。
记者:特朗普日前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资本市场引发大幅波动。请您谈谈该事件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及后期趋势。
江明德:特朗普当选对大宗商品价格运行没有影响,对股市的影响,特别是对A股的影响更是短暂的和有限的。年末及明年大宗商品的趋势会延续今年的行情特点,在趋势性机会明确的前提下,交易性机会更多。
首先,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已经走牛。这种已经形成的趋势不会因为某个事件被打断,更何况美国大选的“事件”早已发酵,当靴子落地后市场必然回归原有的运行轨迹。其次,国内大宗商品上涨背后有基本面配合,即所谓的事件驱动。比如双焦等的上涨与煤炭去产能有直接关系,螺纹钢等的上涨与国内房地产投资的复苏有关,黄金的波动更是反映了一段时期市场对“事件”不确定性的担忧等等。从今后一段时期看,明年“两会”后经济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速时期,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工作也已落地;从国际上看,印度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特朗普强调当选后会加强基础建设,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国家也有强烈的基建需求等,这些都会对主要大宗商品形成有效的需求支撑,因此从总体看大宗商品基本面会持续向好。再次,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裕。即便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在下降,但已经发出去的货币却“覆水难收”,美国加息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对各国央行政策的影响已非往日效果可言。全球“资金多、资产少”的现状很难得到本质上的扭转。在这种背景下,期货市场标的物不仅仅是风险管理的工具,同时也是可以投资的“实物资产”。今年以来各类资管产品纷纷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就说明了这一点。8月份巴克莱银行报告也称:迄今为止,今年大宗商品市场总投资额已达508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而2009年同期的总流入也只不过比这个数字高出10亿美元。新流入资金推动大宗商品资产管理总额从2015年底的低点1610亿美元增至2350亿美元。最后,市场情绪已充分调动。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的活跃及行情的火爆是“事件驱动下的资金和情绪叠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明确的价格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到期货市场,而期货市场的运行特点又呈现出此起彼伏的轮动规律,交易性的机会远高于其他市场,投资者的情绪被有效激活,从而形成了一种在基本面支撑下资金推动的“大众运动”。
根据上面这些分析,我认为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将延续今年的行情,如果资管市场在2017年得到有效恢复,则以CTA和FOF为主的商品基金将有更大规模进入期货市场。作为期货市场中介——期货公司来说,经纪业务还将是其主要的业务途径和收入来源。期货公司要以“小众市场大众做”的思维进行市场拓展,尽早布局期权的市场拓展计划和策略方法,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不同特点及由此应注意的交易、风控方式有区别的普及教育。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