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重基建利好来袭 铜价大梦初醒
2016年11月21日 9:42 3299次浏览 来源: 第一财经 分类: 期货
近期热度逐渐衰退的黑色系步入盘整,资金从黑色系蜂拥而出,必然会寻找下一个商品的突破口。从技术面以及基本面来看,铜价近期的异动以及基本面的双重利好,或成为下一个资金追逐的风口。
今年以来,在商品大牛市的背景下,黑色板块、化工板块,甚至有色板块的其他金属都已经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然而作为商品市场的“大盘股”——铜价却一直处于区间震荡状态,似乎整个商品市场的牛市和它无关,然而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这头沉睡的雄狮也开始不淡定了。
数据显示,沪铜1701合约从11月7日周一开盘39230点到11月11日夜盘报收46700点,单周录得惊人的近20%涨幅。伦敦期铜也惶不多让,LME铜上周涨幅达12%,周五盘中更是一度攀升至2015年6月来最高位每吨6025.50美元,录得2011年以来的最大周线涨幅。铜价疯涨的背后,利好因素正逐渐浮出水面。
极大利好:特朗普5000亿美元基建计划
特朗普在当选总统后的演说中曾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将投资5000亿美元,用来重修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和医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会出台一项刺激全国增长的经济计划,将令美国经济翻番。工银标准银行分析师认为,共和党赢得参众两院的控制权,意味了这种计划确实有可能落实。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美国铜消费结构来看,相关领域建筑、工业机械设备、交通的用铜量合计占比超过60%,其中建筑用铜占比高达43%,交通用铜占比占12%,工业机械设备用铜占比达到11%,从美国的新屋开工与美国铜的消费量的相关性来看,二者相关系数达到了0.6587,为显著相关。特朗普的胜选极大的刺激了金属多头们,据LME本周二公布的交易商持仓报告显示,截至上周五,基金持有的期铜多头头寸达139,597手,净多头头寸从之前一周的54,098手增至63,870手。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基金经理等投机客上周增持COMEX铜期货期权净多头仓位至纪录高位。
景川同时也指出,虽然特朗普在胜选后承诺5000亿美元用以基建支出,但并未有实质性的细化内容,因此对于铜的消费需求而言,5000亿美元的投资虽然看上去非常美好,能拉动一部分消费,但相对于目前而言无异于画饼充饥,远水解不了近渴;另外,从基建所覆盖的大宗商品而言,不仅仅是铜,还涉及锌与钢材等其他品种,因此这5000亿美元的基建具体到能拉动铜的多少消费量上还需要看其后续的细化政策与时间跨度。
麦格理银行分析师也有相似的看法。麦格理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麦格理大幅上调2017年~2020年铜价预估。将2017年铜价预估上调17%至2.43美元/磅,将2018年铜价预估上调16%至2.31美元/磅,同时将2019和2020年铜价预估分别上调12%和11%,至2.35美元/磅和2.60美元/磅。但同时也强调,由于政策从出台到落实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特朗普的基础设施支出计划可能要到2018年才会对全球铜需求产生影响。
全球第二大矿商力拓集团的铜部门主管则看好中长期铜市前景。他认为特朗普的基建计划和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将增加工业原材料消费,同时中国对铜的需求也在增加。
关注铜冶炼厂商加工精炼费谈判
加工精炼费(TC/RCs)为矿产商支付给冶炼商,用于将铜精矿加工为精炼金属的费用,其也是全球铜冶炼行业的重要收入来源。
景川表示,从最近电解铜长单溢价谈判来看,冶炼企业与矿山之间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国外大型铜矿山的新增产能投放与中国新建铜炼厂的速度的预期不同。冶炼商认为,鉴于全球大型铜矿山的新增产能投放持续加快将导致全球铜矿供应增加从而形成供应过剩之势,2017年铜精矿现货TC/RCs料从今年的约97美元/吨涨至105美元/吨~110美元/吨;而矿山则认为,中国新建铜炼厂的速度要高于全球新建铜矿的速度,但全球市场供需大体平衡,预计明年的铜精矿TC/RCs料分别位于90-97.35美元/吨和9美分/磅~9.735美分/磅。
在本月初2016年伦敦LME年会上,双方未能对加工费谈判达成一致。市场寄希望于11月15日至11月17日智利铜与矿业研究中心(CESCO)在上海举办的亚洲铜业周第五次会议。在大会上,国际铜业研究小组预测,2016年精炼铜产量将增长2.2%至2338.3万吨,明年增速为1.7%,产量达2379.1万吨。其中在需求端,2016年全球精铜表观消费量预计增长1.5%至2339.1万吨,而2017年增速将降至1%左右,达到2362.8万吨。因此,2016年全球精铜保持大致平衡,而明年将略微过剩16.3万吨。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分析称,2017年的TC/RCs费用将在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小幅上涨,TC/RCs费用的上扬将使得铜冶炼厂仍将保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增加铜的产量,这一点可以从我国今年铜产量的增长与TC/RCs费用自年初以来的回升得到印证。
从商品属性来看,在下游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而产量增速提升的之际,铜价将面临承压下行之势。而市场结构以及金融属性的特征令铜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支撑。铜价在经过年底的调整后,将再度回升。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