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打造专业检验 “点滴”炼成行业领先
———记昆明冶金研究院分析测试部
2016年11月10日 11:42 580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新技术
昆明冶金研究院分析测试部(云南省有色金属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每年收样2万多个,多次参加或组织全国性专业会议,起草、制定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该部在许多人眼中略显陌生,但在行业内却早已如雷贯耳。
昆明冶金研究院分析测试部主要承揽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选矿产品、冶炼产品、地质样品、环保样品等检验检测及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该部还积极承担相关科研项目,起草或参与行业、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有效提升了行业影响力。下设的云南省有色金属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和云冶金环境监测中心在行业内均享有较好的声誉。
多年来,该部通过了第三方检测计量认证CMA和CNAS认证,拥有政府质量监督检测的授权资质认定(CAL),被评为“国际互认合格实验室”(ilac-MRA)。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等诸多高端精密分析仪器设备。同时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特别是这些一流的实验设备为对外提供科学、准确、公正的分析检测服务提供了保障,每年为研究院创造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该部门用真心实践“八点”服务方针,即“微笑多一点、态度好一点、认真多一点、质量高一点、业务熟一点、效率高一点、耐心多一点、服务好一点”。窗口服务部门的有礼有节、热情周到,及业务部门的本领过硬、结果精准,是给予他们最好的诠释。
走进实验室,大大小小的玻璃容器、各式各样的试剂、与员工们一丝不苟的忙碌身影,构建了一幅既科学又严谨的风景。多年来,该团队主动到各个地州县市乃至省外宣传业务范围和资质情况,为客户提供免费取样服务,变“被动等样”为“主动取样”,实现了业务量的有效提升。该部还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帮助客户联系院内选矿、冶金、材料、环保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开展相关业务咨询,为顾客量身定制从样品送检、分析检验、结果报送到处理处置建议的“一条龙”服务。另外,该部还引入了互联网+思维等方式,开通了部门微信公众平台,对业务范围、装备水平、人员情况以及资质证书进行宣传推广,从而全方位拓展业务。
在实验室方面,该部严格按照ISO10004、ISO10008体系认证要求,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GB/T 27025-2008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实验室的硬件、软件环境,使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努力成为国内最优秀检测实验室之一;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对每台设备建立专门的设备台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做好各类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在人员方面,该部严格操作程序、坚持开展培训、定期业务交流,最大限度的减少结果误差,确保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另外,该部在传承老一辈分析检测人员经验技术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创新,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与认可。该部门和昆明海关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出具的检验报告已经作为海关相关执法的主要依据。凭借专业的品质,该部门成为云南省唯一一家获得省技术监督局授权成立挂靠的有色金属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核定为“云南省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2016年顺利通过了云南省环保厅的第三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认证。
为了扩大专业能力和业务领域,该部门相继建成了矿物、有色金属交易检测平台、工业硅检测平台、进口钨锡检测平台等六大平台;在云南冶金集团的指导和帮助下,合作成立了云南冶金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做优做强分析检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近3年来多次起草、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作为副组长单位起草了两项国际标准,起草制定了8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参与制修订的国家、行业标准多达30余项,内容涵盖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锡化学分析方法等;多次作为全国行业内的重要培训及会议的主办单位,2014年对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分析检测培训。
目前,在行业整体低迷的状况下,该部运用过硬的技术造就了专业的检验,用差异化优势实现了稳健的业务提升,用实际行动支持云南冶金集团和昆明冶金研究院的发展,为集团和研究院收获日益深广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在不断努力。
(杨洁)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