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明年将迎多品种集中上市

2016年11月01日 9:4 3693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中国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步入加速状态。业内人士预计,期货市场明年将再次迎来新品种集中上市年。
  棉纱期货、乙二醇期货、豆粕期权、白糖期权和铜期权等新品种经过多年论证和筹备后,有望在明年上市。此前,2013年中国期货市场曾集中上市8个新品种和2个连续交易品种。

  储备品种丰富
  刚刚过去的10月份,就有两个新品种有了新动向。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大连商品交易所乙二醇期货的立项申请。10月28日,郑商所棉纱期货的筹备工作接近尾声。而豆粕期权和白糖期权经过了多年的测试和运行,基本成熟稳定。
  其实,乙二醇和棉纱期货这两个新品种均是已有品种的上下游产品。乙二醇期货可以配合已有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等石化期货品种,完善产业链,有助于聚酯企业和乙二醇企业进一步完善套保系统。
  而棉纱则是棉花的下游品种。2004年,棉花期货上市以来,已成为相关产业链企业实现稳健经营的“利器”。棉纱价格的运行方向虽然与棉花基本一致,但两者涨跌速度和幅度往往不相同。相对而言,作为工业品的棉纱价格更加受下游需求影响,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也更密切;而棉花作为农产品,受天气、种植情况的影响较为明显。棉纺织企业有时会遭遇棉花成本上涨,而棉纱价格偏弱的挤压。
  除了上述重点品种外,各交易所的储备品种也在明显增多。大商所正研究推出的生猪期货——作为十几年来研究的最为复杂的品种,如何实现交割一直是个难题。但是,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更简化的交割方式,生猪预计将成为交割最为简单的品种。此外,全脂奶粉、天气等品种,也都在积极研究之中。郑商所方面储备的品种,包括尿素、水泥等;此外,按照证监会配合扶贫攻坚战略要求,还研究牛肉、苹果、咖啡以及一些涉农、涉困区域型小品种。

  场外市场加快推进
  与新品种上市同步推进的是场外市场加快建设。10月24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场外期权业务系统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落地公司为郑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大宗商品现货电子商务领域20余年,服务于广西糖网等国内400家交易平台客户,占据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领域大部分的客户份额。
  而郑州商品交易所场外期权业务系统项目的核心旨在通过开展仓单交易、场外期权、仓单互换、基差等交易业务,实现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结合和互动,实现产业链资源的有机整合。
  大商所方面已经搭建由仓单登记中心、交易平台、清算平台、指数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组成的场外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已经推动仓单串换、现货报价、现货做市商、场外期权、农产品价格保险等业务与平台对接,为市场提供全方位的场外服务。此前探索的场外期权加农业价格保险试点,作为“三农”服务新模式已覆盖五个省。
  不过,相对于上述快速推进的新品种和新模式,原油期货推出时间待定。作为上期所能源品种最大期待的原油期货,由于国家战略和原油安全问题,具体推出时间仍然待定。但是,相关机构的研究和筹备在加快推进。而金融期货今后两年的重点工作仍然是恢复,期待金融期货凭借价格发现、避险、提高市场效率等功能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