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内强外弱格局将延续
2016年10月21日 8:30 2568次浏览 来源: 期货日报 分类: 期货 作者: 瑞达期货
受季节性弱势预期影响,国庆节之后,沪铜整体表现为冲高回落走势。一般来说,四季度铜价走势相对偏弱。回顾今年铜价走势可以看出,今年的运行区间在34000—39000元/吨,整体的波动在15%以内。笔者认为,从目前有色金属的整体情况及走势来看,四季度铜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
有色复苏虽不平衡,但整体市场回暖可期。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1—8月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9万吨,2015年全年过剩30.2万吨,过剩状态略有好转。同时,报告内容显示,其他有色金属均为短缺状态:镍市场供应短缺7.51万吨,锡市场供应短缺2.05万吨,锌市场供应短缺2.9万吨,铅市场供应短缺5.8万吨,原铝市场供应短缺65.8万吨。
众所周知,商品价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看供需状况,经历了几年的熊市之后,有色金属都回到了相对较低的价格,今年的走势有了明显的变化。以近期的价格作为参考,有色金属自去年年底的低点反弹幅度如下:锡反弹62%、锌反弹54%、铅反弹31%、铝反弹30%、镍反弹28%、铜反弹14%。应该可以总结出三点:首先,有色金属的整体趋势一致;其次,今年均以反弹为主;最后,基本面相对差一点的铜价反弹幅度最小,仅14%。
从铜价自身走势来看,今年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相较于前几年走势来说,是表现最强的一年。回顾此轮铜价走势可以看出,铜价自2011年开始回落,2013年基本确认转为熊市,2013年、2014年、2015年连创新低。2016年以来,铜价整体表现为区间振荡走势,并没有再创新低。笔者认为,今年的这种变化是较为重要的,对铜价后期走势的影响也相对较大。
金融及货币因素或支撑沪铜持续抗跌的走势。金属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基本金属,其走势受金融市场及货币市场的影响也较大。而展望四季度的市场热点不难看出,美国大选、美联储议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这三个因素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对于铜价的阶段性走势有较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美国大选对于铜价的影响应该有限,从短期来看,当选者对于经济变化的影响应该不大。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影响相对会大一些,市场的反应或者会更加敏感。但从美联储利率与铜价走势关系来看,利率与铜价的走势为正相关。美联储11月议息会加息的可能性不大,12月中旬的议息会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如果在11月市场预期12月加息的概率增加的话,那么铜价在12月中旬议息会之前探底反弹的概率将较大,行情走势或将类似于2015年12月议息会之前的走势,但创新低的可能性相对不大。
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再度增强,金属铜内外盘比价也振荡走高。整体来看,今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为3.85%。近期沪铜主力合约的内外盘比价回升到8.0附近,进口盈利约600元/吨,加之现货近200元/吨的升水,应该说进口盈利的状态较为明显,内强外弱格局仍在延续。笔者认为,虽然人民币贬值不能成为铜价上涨的动力,但至少对于沪铜起到一定幅度的支撑。如果后期贬值持续,那么沪铜的持续抗跌走势将限制铜价的回落幅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年有色金属的基本面有了一定的好转,整体反弹的走势对于铜价形成较大的支撑。美联储加息预期及人民币贬值对于铜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预计四季度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整体区间振荡或探底反弹的概率较大。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