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大宗商品存价格洼地 最看好黄金

2016年09月22日 9:6 275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今年以来,流向以黄金和石油为首的大宗商品的投资额达到了七年来的最高点。
  大宗商品市场的火热从下列几组数据中可见一斑。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CME的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了21%,金属交易同样强势上升。巴克莱银行的数据显示,流向以大宗商品为基础的交易所交易产品(ETP)、指数基金和其他投资的资金都快速上涨。
  中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策略主管傅晓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银国际在今明两年内都比较看好大宗商品的投资行情,其中尤为推荐的是贵金属中的黄金。“个人投资的话,黄金ETF和纸黄金的流动性更好,但也看个人偏好,如果持有很多年也可以考虑实物黄金。我们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国际金价会涨到1400美元/盎司左右。”
  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3.38 +1.20%,买入)在香港设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公司建立了跨境多元化投资银行服务平台和国际化投资银行架构。其总部位于香港,在北京、上海、新加坡、伦敦、纽约设有分支机构,目前可在境外资本市场提供包括股票发行、兼并收购、债券发行、定息收益、私人银行、直接投资、环球商品、资产管理、股票衍生品、杠杆及结构融资等在内的全方位投资银行产品与服务。
  此次傅晓是专程从英国赶回来参加于9月23日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自199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迄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届。矿业大会是在中国举办的矿业行业最高层的会议,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矿业产业链。
  负利率时代贵金属走俏
  傅晓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宏观经济风险多重叠加,包括美联储加息、十一月份美国大选、明年英国启动退欧程序、明年欧盟多个国家大选等,都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黄金等避险类资产比较有投资机会。
  她表示看好贵金属还有负利率时代的影响,全球多个国家,比如日本、瑞士已进入负利率时代,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实际年化收益率在1%以上的仅16%,收益率为负值的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若要满足同等资产评级的要求,部分资金会进入黄金市场。
  从交易角度,基本金属市场分化很严重,中银国际的模型显示基本金属之间的价格相关度已经降到2014年以来的最低点。在傅晓看来,这种分化主要是供给面驱动的,可以从中国进口数据看出来,比如今年前八个月锌矿、镍矿进口分别下降了30%和23%,但铜矿进口量上升了34%,铝矿上升12%,供给链明显分化导致了走势的分化。基本面的趋势还会保持不变,从交易角度看,一些金属的比值已经达到一个高点,因此锌价和铜价到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初会有一定的回调。
  傅晓表示,国内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铁矿石和煤炭都有明显的价格上升。首先是上半年的信贷宽松刺激了房地产行业,增加了黑色大宗商品的需求,拉动了价格上涨;再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速,也让市场对未来产量的预期在下降,比如说宝钢和武钢合并,投资方看到这个情况肯定会提前购买。
  “提前购买会拉升价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减少产量的,价格升上来又导致不利于减产,所以产生一个悖论。到冬天的时候,产量上升,需求减少,可能价格上升的空间会变小,面临一定的价格回调风险。所以对未来趋势还是相对谨慎看好。”傅晓说。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量上升迅速
  傅晓常驻伦敦,就她观察而言,中国矿业企业在全球能源行业变化趋势中,走出去的意愿越来越强。
  “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会变得越来越多。很多中国客户在伦敦市场上做对冲交易锁定价格风险。另外,在国外投资矿产资源的企业,收购资产趋势越发强烈。在交流中,客户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比如说怎么发欧元债和美元债。美元债的年利率在0.25%-0.5%,欧元债是负利率,低到负0.4%,这对中国企业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通常,美元弱大宗商品就会暴涨,那么在未来6-12个月,美元强势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如何?
  傅晓表示,商品价格都是以美元计价,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但实际中还受到供需面的影响,情况更为复杂。中银国际判断,美联储在今年12月加息的几率在50%左右。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能源和采矿业贡献力下降,在国内和国际的去产能背景下,投资者亦关心矿业领域是否还存在投资机会。
  傅晓表示,前不久在杭州举行的G20会议上,各国对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肯定的,在改革中后期淘汰很多落后产能之后,将会有更大的投资空间。比如说钢铁在未来3-5年会减产1.5亿吨,会修正市场供给关系,而市场如果回暖了,可以用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来对冲。
  虽然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量在逐步上升,但除了现货发售模式,其他竞价、连续、挂牌等大宗商品交易模式仍存在无序现象。
  对此,傅晓认为,中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应该选择自己的优势领域来突破。比如,法律合规和配套设施需长期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中国的优势领域,如交易量冲上去更容易。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新合约镍自推出后,交易量攀升很快,但还未超过LME镍合约。
  “可以看到,全世界有一个东进西退的大趋势。很多伦敦的交易员半夜会起来看上海的夜盘交易,上海贵金属交易量提升和人民币合约的推广都是亮点。”傅晓表示。但与欧美大多是机构投资者参与不同,国内大宗商品交易中个人投资者占了更大比例,交易门槛比国外低很多,不同参与者对监管的要求也不同。
  关于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方面,傅晓称,从估值来看,股市、债市和楼市风险都比较高,大宗商品虽已走出谷底,但估值仍相对便宜,不存在过热的问题,但有其它风险。“比如,中国的经济情况仍面临不小的调整,决策者如何平衡去产能和经济下滑,去杠杆和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再就是人民币贬值的走势也是非常让人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将保持温和贬值,也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