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价格不再一味追随伦铜 套利机会隐现

2016年09月19日 8:28 26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作者:

  近些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和消费国,对铜的需求已经成为影响全球铜价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加,沪铜价格不再一味追随伦铜,而表现为互相影响。由此,带来了套利机会。
  跨市套利分为实盘套利和虚盘套利。实盘套利的理论基础是现货的进出口贸易,利用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实物贸易结算,从而获得价差收益。虚盘套利则是基于在正常的进出口贸易下价差偏离正常水平,这时,交易者通过在两个市场间进行期货套利,即购买相对价格较低的合约,卖出相对价格较高的合约,在价差趋于正常时平仓,从而获得低风险利润。
  了解跨市套利原理后,就可以通过测算正常进出口贸易情况下国内外现货铜之间的合理价格比值,也即是均衡值,挖掘跨市场套利的机会。受到现行政策法规的制约,通常用实物进口成本来衡量该均衡值。如果不同市场的价差超过进出口费用,则存在跨市套利的机会。
  一般来说,铜进口成本=(LME三个月铜+现货三个月升贴水+运费CIF)×汇率×(1+增值税)+杂费。上述公式中,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LME三个月铜报价4900美元/吨,现货三个月升贴水为-12.25美元/吨,CIF为45美元/吨,在岸人民币汇率为6.68,增值税率为17%,杂费一般为150元/吨。如此,铜进口成本=(4900-12.25+45)×6.68×1.17+150=38702.4(元/吨)。二者理论比值为38702.4/4900=7.898。
  通过计算可知,沪铜与伦铜比值上限为7.898,当两个市场的比价超过7.898,会出现正向套利的机会。反之,比价低于7.898,说明现货商进口无利可图,他们会选择少量进口甚至不进口。届时,国内逐步产生供应缺口,进而推升沪铜价格。直到进口有利可图,将LME铜运回国内,两市比价才会重新回到7.898。
  我国铜资源匮乏,需大量进口,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国家政策上也不鼓励电解铜、废杂铜等的出口,一直以来,国家都实施进口零关税、出口5%—10%关税的政策。所以,我国的铜跨市套利基本是正向套利,即买伦铜抛沪铜,即使套利失败,最后也可将其转变为现货进口交易进行实物交割,十分安全。
  由于沪伦比值变化较大,近些年来,市场会出现沪伦比值明显低于均衡值的现象,交易商一般选择反向套利。反向套利风险在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将有大量抛空盘,容易成为国际大型对冲基金的挤仓对象。不过,其仍然不失为一种低风险的稳定盈利模式,尤其当两市长时间比价偏低以及沪铜合约巨幅升水结构同时出现,反向套利会就会迎来获利机会。
  正是市场的正向套利和反向套行为,使得沪伦比值得到调节,围绕均衡值上下波动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我们也可以关注和利用港交所伦敦迷你合约进行套利。由于迷你合约是以人民币计价,其可以较大程度地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不过,目前港交所和上期所之间的套利受限于合约成交规模,交易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后期成交规模提升,其会是跨市套利的一个有效工具。
  综上所述,套利交易其实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上同一种商品之间不合理的价差关系来获利。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期货市场只是一个相对新兴且封闭的市场,只要投资者深入了解市场并耐心观察,就可以通过这种跨市场套利获利。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