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贵金属市场主力 比央行“弹药”更充足

2016年09月06日 8:54 25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从2014年起,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贵金属”项目资产大幅增长。到2015年年底,中国最大几家商业银行“贵金属”资产合计达到了5980亿元人民币。
  为什么黄金等贵金属资产在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比重陡然增长?贵金属网站bullionstar分析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增持这类资产主要有四个理由:
  1. 银行客户的黄金储蓄
  2. 银行黄金零售业务库存
  3. 黄金租赁业务
  4. 黄金对冲业务
  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中国主要商业银行贵金属持有量一览。有16家商业银行在A股上市,其中只有华夏银行没有在年报中单独披露贵金属资产。如果累加所有涉及黄金的贵金属资产,中国上市银行截止去年年底累计持有黄金达到2682吨。
  1. 客户黄金储蓄
  黄金储蓄规模迅速增长,这反映的是中国散户投资者正买入黄金。根据中国银行(3.46 -0.29%,买入)对黄金储蓄的定义,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集团将保留所有与贵金属储蓄相关的风险和收益……它将记录为贵金属资产类别。
  以工商银行的积存计划(GAP)为例看,工行在去年年报中称,截至2014年末,工行积存金的业务规模已超过250吨,同比增长超过150%,积存客户数量已超过100万户。
  建设银行在2015年年报中称:我行正积极应对贵金属市场变化,包括谋求更大市场规模,拓展客户基础,以及产品创新。我行发起的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包括黄金储蓄积存计划。
  总而言之,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黄金储蓄,是代为客户保管黄金,而不是这些银行自有的黄金。
  2. 黄金存货
  中国的商业银行提供大量零售黄金产品。很自然,这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必然记录了作为存货的黄金。工商银行2015年年报中称:
  为回应市场需求,工行推出了一系列黄金产品,包括生肖金币、熊猫黄金和银币。工行还扩了在线渠道,工商旗舰网店“ICBC黄金管家”见证了销量大幅增长。
  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数据,中国60%的零售黄金需求,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得到满足。
  3. 黄金租赁
  黄金租赁可能占据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贵金属资产的最大组成部分。目前它还没有官方会计标准定义,不过许多银行还是把这部分活动单独列入资产负债表。
  据交通银行去年年报:与本集团交易活动无关的贵金属包括经营章币销售等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的较低者进行后续计量。与本集团交易活动有关的贵金属包括贵金属租赁、拆借等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重新计量所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中国商业银行主要进行的是背对背黄金租赁,简单的连接供给和需求方。工商银行在黄金租赁市场扮演桥梁作用,连接供应方(出租人)和需求方(承租人),并从中赚取费用。工商银行可以从国际银行,或者上海金交所会员中借得黄金,租赁给金矿、珠宝商或者投机者。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银行买入黄金并租赁,这意味着银行有黄金头寸风险暴露。为了覆盖风险头寸,银行需要对冲,这意味着额外成本。所以,这也是银行使用背对背租赁的合理解释。
  bullionstar分析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大部分都是背对背黄金租赁,这些黄金可能一直留在上海黄金交易所金库内,因此不会影响金交所的取付。
  4. 对冲
  中国商业银行对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提供衍生产品。中国银行的期金宝业务就是一个例子。
  根据期金宝产品说明:是指客户根据自己对国际黄金价格未来变动的判断,向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后买入相应面值、期限和协定黄金价格的期权(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在期权到期日如果汇率变动对客户有利,则客户通过执行期权可获得较高收益,如果汇率变动对客户不利,则客户可选择不执行期权。
  它是一种典型的黄金期权产品。散户投资者支付一定费用,买入看涨期权或者看跌期权。
  提供对冲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并不一定需要本身持有黄金。像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些银行直接能够参与伦敦LBMA交易。所以,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黄金可以位于中国大陆以外。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