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就中国企业债务问题发出警告

2016年06月14日 8:49 27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称,如果中国当局应对不力,中国的企业债务可能会引发一场更大的危机。
  这是各方针对中国不断膨胀的债务发出的最新警示信号。在旨在提振经济增长的大规模放贷的推动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债务相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升至创纪录的237%。
  这使得IMF在其今年对中国经济的年度评估工作中将该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该机构的一个团队将在周二完成最新的评估工作。
  IMF的二号人物、此项最新评估的负责人戴维 利普顿(David Lipton)表示:“(在中国)企业债务仍然是一个严重且不断恶化的问题,必须立即加以解决,并承诺实施重大的改革。”
  在深圳发表演讲时,利普顿指出了中国债务问题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潜在风险。30多年前,中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深圳开启了资本主义试验。
  “过去20年,我们已经反复领教了一国经济和市场的动荡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多大的影响,”利普顿说。他提到了去年中国市场动荡带来的全球“溢出效应”。
  他警告,解决中国企业债务负担的努力只取得了“有限进展”,中国相当于GDP的145%的企业债务“按任何标准衡量都属非常高的水平”。
  他说:“随着2015年和2016年初信贷增长的迅速提速、以及投资率的居高不下,这个问题正变得日益严重。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薄弱环节……重要的是中国要快速解决它。”
  熟悉中国央行内部讨论的人士透露,行长周小川长期以来一直在警告企业债务累积之危险。
  今年5月,官方的《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选中了这一话题,在头版刊发了一篇对身份不明的“权威人士”的访谈,这名人士警告称,不断飙升的债务水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中国已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以降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其中包括证券化和债转股——尽管利普顿和一些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些举措成效有限,并未起到将坏账从整个金融系统中消除的作用。
  6月12日,中国央行副行长张涛在上海出席一个金融论坛时表达了想要淘汰僵尸企业的意愿:“一个没有优胜劣汰机制的行业是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的。”
  张涛表示对于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该重组的重组,该倒闭的倒闭,增强市场的约束。”
  利普顿特别指出了国企问题。他表示国企在中国经济产出中仅占22%,而且“基本靠救助维持”,但其债务规模却占企业债务总额的55%。
  利普顿警告称:“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盈利下降加上债务上升,削弱了企业支付供应商款项或偿还债务的能力。银行持有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而过去一年的信贷热只会放大这一问题。”
  利普顿虽然总结说这一问题是“可控的”,但他警告称,IMF近期所估计的、中国银行业在不良企业贷款上的潜在损失达到GDP的7%是个保守估计,未将“影子银行业”的敞口考虑在内。
  风险还在于,如果企业债务问题得不到迅速解决,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大危机。利普顿说:“今天是企业债务问题,明天可能就成了系统性债务问题。系统性债务问题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或者引起银行业危机,或者二者同时发生。”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