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格局依旧 铜价维持震荡偏弱

2016年05月03日 9:55 32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作者:

  4月大宗商品市场氛围良好,美元指数走跌及中国经济数据好转提振商品上涨,黑色板块领涨,有色跟张,短期在需求旺季及中国经济数据偏好的提振下铜价震荡上涨,后期随着旺季结束,铜价压力降逐步呈现。随着铜价反弹,市场分歧也逐渐加大,伦铜5000美元以上抛压加大。4月美联储加息推迟,美元走势偏弱降支撑短期铜价,抑制下跌空间,周线上看美元调整可能性较大。历史上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后,中期看商品市场存在反弹的空间,短期铜价走势仍震荡偏弱。
  一、4月铜市场走势回顾
  4月沪铜主力合约先抑后扬,最低下探至35500元一线支撑,后震荡上行最高上攻至39000元附近,随后回落,39000元以上抛压加大,旺季现货需求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大,进口货大量到港令国内现货承压,反弹高度受限,商品仍处于熊市格局的反弹,目前内外盘铜价均稳60日均线都支撑有效,价格有望震荡偏强,需求旺季过后,铜价压力将逐步显现。
  截至4月22日,LME铜库存为152400吨,月度上升9000吨,升幅6.27%;上海方面铜库存,截至4月22日为331683吨,月降54210吨,降幅14.04%,国内库存与伦敦库存分化。
  国内现货维持贴水,全月维持在贴水100至升水50元左右,比3月略有好转,体现了旺季消费,随着进口货进入国内市场,国内货源持续偏多,国内现货市场保持贴水为主;4月中LME铜现货较三个月铜维持升水,截至4月22日,升水8美元,全月维持在升水10-20美元之间,比3月略有下降,注销仓单方面下降,注销仓单占库存比由月初29%附近降至18%附近,后期对铜价支撑减弱。
  二、热点因素及基本面分析
  1、中国3月财新制造业PMI创十三个月新高
  财新公布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3月录得49.7,较2月(48.0)高出1.7点,虽然仍低于50.0临界值,但已是13个月来最高纪录,显示制造业运行轻微放缓。
  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中,制造业产出在一年来首次出现回升,但升幅轻微。支持产出扩张的是新业务总量的回升,但后者升幅也同样轻微。部份厂商提到客户潜在需求改善。不过海外需求疲弱,继续拖累新订单增长,目前新出口业务已连续4个月趋降。
  数据并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轻微放缓。新订单总量回升,带动产出在一年来首次出现上升。不过,企业仍继续收缩用工,用工收缩率较创下7年来最高纪录的2月份仅略有放缓。厂商亦继续保持相对审慎的库存控制措施,投入品库存与成品库存在3月份皆继续下降。同时,通胀压力重现,月内投入成本与产出价格同时上升,这在2014年7月以来尚属首见,惟升幅尚小。
  2、美国宏观数据好坏不一 加息延迟
  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统计数据,美国今年3月非农就业新增职位再度放缓至21.5万人,但仍超出市场预期增加20.5万人,且2月由初值增加24.2万人,上修至增加24.5万人。期内,私企新增职位再度放缓至19.5万人,超出市场预期增加19万人;2月也由初值增加23万人,上修至增加23.6万人。相反,制造业就业职位意外连降两个月,且减幅加快至2.9万人,为09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市场原先预期转增2,000人;2月也由初值转降1.6万人,修订转降1.8万人。
  3月失业率意外微升至5%,市场原先预期第二个月维持于1月所创08年2月以来低位4.9%;但就业参与率继续进一步升至63%,为2014年3月以来最高,反映更多人继续进入或重返就业市场,市场原先预期维持2月62.9%。期内,每周平均时薪按月回升0.3%至25.43美元,扭转2月录十四个月来首降,也超出市场预期转升0.2%;按年升2.3%,与2月略上修升幅相同,但高於市场预期增加2.2%。每周平均工时仅维持2月34.4,市场原先预期微增至34.5小时。
  美国劳工部指,虽然海外经济动荡,但有迹象表明国内劳动力市场仍颇具韧性。3月非农新增职位放缓主因受制造业和矿业就业人数减少拖累,零售、贸易、建筑及医疗业就业继续录得增长。
  美国3月零售销售意外出现环比下跌,不及市场预期。这引发市场担忧:美国消费者开支是否失去了动能。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下跌0.3%,明显不及预期的增加0.1%,前值从-0.1%修正为0.0%。剔除汽车销售之后,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2%,预期增加0.4%,前值从-0.1%修正为0.0%;剔除汽车和汽油消费之后,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加0.1%,预期增加0.3%,前值从0.3%修正为0.6%。3月零售销售表现意外欠佳,主要是汽车销售创一年最大月度跌幅所致。服装店、互联网企业和餐厅销售下滑也拖累整体数据表现。虽然13项主要类别中有9项都在3月出现增长,但它们不足以抵消汽车、服装和餐厅零售的下滑。上述零售销售数据并不经过物价调整,因此,攀升的汽油价格令加油站收入增加也对数据整体影响有限。
  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美国消费者信心初值跌至89.7,低于前值91,预期为92。密西根大学4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去年9月来最低。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四个月录得下跌,但跌幅较小,分项指标下滑也并不暗示经济陷入衰退。消费者预期收入下滑,担忧经济增长放缓会拖累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颓势中复苏,这些担忧将会逐渐消解。
  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成屋销售年化月率为上涨5.1%,好于预期的上涨4.3%,前值有下滑7.1%修正为下滑7.3%;美国3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为增加533万户,略好于预期的增加530万户,前值由增加508万户修正为增加507万户。成屋销售继2月一反常态地大幅下降之后,3月迎来喜人反弹,主要由于3月大量购房者,尤其是东北部和中西部的买家,克服了此前库存水平低,价格增长平稳的障碍而作出购房决定。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大幅降至五个月低点,且营建许可总数降至一年来低点,表明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风险,进而暗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疲软。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3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降至108.9万户,为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大幅不及预期116.5万户,前值由117.8万户修正为119.4万户;3月新屋开工年化月率下降8.8%,降幅远高于预期值1.1%,前值由上升5.2%修正为上升6.9%。
  日内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美国3月营建许可总数降至108.6万户,低于预期值120万户,前值由116.7万户修正为117.7万户;3月营建许可月率下降7.7%,降幅为去年3月以来最高,预期值为上升2%,前值由下降3.1%修正为下降2.2%;其中单户型许可月率下降1.2%,多户型许可月率大幅下降18.6%。
  美国3月新屋开工总数及营建许可的剧烈下降表明,该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降温,同时和企业支出,贸易、零售销售等其他数据一道,反映了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可能陷于停滞。但在美国劳动力市场趋于走强,因而增加了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了家庭的组建,因而该国住房建设的基本面仍旧强劲。
  3、国内宏观数据趋暖
  统计局发布,中国一季度GDP同比6.7%,预期6.7%,前值6.8%。中国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0.7%,预期10.4%,1-2月10.2%。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23400亿,预期14000亿,前值7802亿。中国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8%,预期5.9%,前值5.9%。中国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8%,预期5.5%,前值5.4%。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10.5%,略高于预期的10.4%,相比1-2月10.2%的增速稍有反弹。
  图14:中国GDP数据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中国3月CPI同比2.3%,低于预期2.4%,前值2.3%。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4%,鲜菜价格同比上涨35.8%。PPI同比-4.3%,预期-4.6%,前值-4.9%。PPI连续49个月下滑但降幅继续收窄,此外PPI环比由降转升,为2014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上涨。
  受食品回落、商品价格反弹的影响,中国3月消费物价数据低于预期,工业物价环比则出现了两年多来首次上涨。PPI同比、环比降幅收窄与近期国际大宗价格回暖有关。
  通胀压力可控、全年PPI仍难转正。中期来看,通缩比通胀更令人担忧,控通胀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稳增长和防风险才是第一要务。央行料不会收紧货币政策。
  海关总署公布2016年3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中国3月出口大幅好转,不仅九个月来首次出现增长,增幅亦相当惊人。进口降幅则在继上月缩小之后,继续收窄。按美元计,中国3月出口同比猛增11.5%,相较之下,上月则为大跌25.4%;3月进口同比下滑7.6%,较2月下滑13.8%幅度缩小。
  美联储暂缓加息,欧日央行宽松势头不减,短期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稳定和汇率的相对平稳也给了贸易商更多的信心。除此之外,人民币跟随美元走软导致对一篮子汇率贬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以及去年3月出口基数较低都是带动3月出口增速好于预期的重要原因。
  进口方面,经济向好引发的需求回暖是带动3月进口跌幅快速收窄的主要原因。年初以来,无论是信贷、社融、房地产投资,还是连创新高的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越来越多的数据都指向中国经济正在回暖。
  出口同比扩大至11.5%,反弹主因为基数效应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发达国家外需短期企稳亦有提振。
  但目前来看,回升势头尚不稳固,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依然较弱,美国经济相对较好,欧洲日本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高频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下行,随着4-6月低基数效应消退,后续出口仍有下行压力。
  4、金属统计局数据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月度报告中称,精炼铜供求过剩的幅度在全球范围上可能收窄,中国国储可能收储10万吨,而铜市可能要到2017年才会走向小幅度的过剩,宽幅度的振荡行情可能延续到2017年,今年从供应端看绝不存在转牛基础。
  ICSG称,2015年全年精炼铜短缺5.7万吨,2015年全年全球产量2282.1万吨,需求量2287.8万吨;2016年1月份过剩5.6万吨,1月份全球产量200.6万吨,需求量195.1万吨。
  5、CFTC铜基金再次转为净空
  2016年4月23日公布的CFTC铜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当周,铜总持仓比3月上升,4月开始再次转为净空头,3月中旬维持了仅仅1周净多;CFTC铜总持仓环比3月底上升了15116手至201891手;4月基金净空头再次大幅增加,增至24516手,空头大幅增加是主要原因。总持仓上升,基金转为净空,显示空头资金再次入场,短期对铜价有打压作用。
  6、3月铜进口上升
  海关总署公布了3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570000吨,较上月上涨35.7%,同比大增39.02%;3月精炼铜进口量为45.8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9.35%。1-3月精炼铜进口总量为111.1万吨,同比上升35.72%。
  持续增加的铜进口也使得中国铜库存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市场铜供应压力还是比较高的,不过由于当前正处于消费旺季,下游消费见好起了抵消作用。长期来看,铜市的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加上外国各铜企已经达成共识,更倾向于削减成本来代替削减产量以应对铜价走低的局面。
  7、4月上海、伦敦库存分化
  截至4月22日,LME铜库存为152400吨,月度上升9000吨,升幅6.27%, 2014年8月库存下降到14万吨后库存持续攀升,2015年开始库存流入速度加快,库存5-6月连续两个月库存下降后,7-8月又开始上升,9-12月库存开始下降;进入2016年1-3月伦敦库存整体呈现流出状态,4月开始小幅增加。上海方面铜库存,2014年一季度沪铜库存持续增加,4月开始库存出现明显下滑,随后库存涨跌交替,总体维持下滑态势,进入到2015年库存开始快速增加,4月开始库存小幅回落,5-7月库存下降,8-11月库存上升,12月再次下降,进入2016年1-3月,上海铜库存持续增加,4月开始下降,截至4月22日为331683吨,月降54210吨,降幅14.04%,国内库存与伦敦库存分化。
  国内现货维持贴水,全月维持在贴水100至升水50元左右,比3月略有好转,体现了旺季消费,随着进口货进入国内市场,国内货源持续偏多,国内现货市场保持贴水为主;4月中LME铜现货较三个月铜维持升水,截至4月22日,升水8美元,全月维持在升水10-20美元之间,比3月略有下降,注销仓单方面下降,注销仓单占库存比由月初29%附近降至18%附近,后期对铜价支撑减弱。
  三、后市展望
  展望后市,铜价仍处于弱势反弹之中,近期5000美元之上均无法有效站稳,显示抛压较大,宏观转暖,美联储延迟加息,供给侧改革等对铜价有所拉动,但提升力度有限,铜供需环境的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季节性需求过后铜价仍有压力,过剩格局将限制铜价反弹。目前有色金属消费维持旺季,对价格短期或有支撑,旺季过后价格压力加大,总体价格空头趋势并未出现改变。COMEX基金持仓短暂净多后再次转为净空,后期价格下行可能加大。2016年国内转型持续,需求端的改善空间有限,供给过剩格局难以转变。伦铜下方支撑4800美元,5000-5100美元为上方反弹阻力,国内压力位38500元一线,支撑位36500元,5月走势有望震荡偏弱。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