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钻研 勇于创新
——记中铝连城分公司产品质量检验的“白衣天使”林芳
2016年04月12日 9:17 56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新技术
林芳是中铝连城分公司质量检验中心理化班班长, 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全身心投入到质量分析工作中,通过刻苦钻研业务,用运营转型的工具和方法,精准管理班组,加强设备维护,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很多成绩。
走进干净整洁的理化班,迎接笔者的只有桌子上一行排列整齐的杯子,却不见一名员工。找到一身“白衣天使”打扮的林芳才知道,员工们都投入各个岗位工作去了。
原来该班实行大班组管理模式,工作业务分为化学分析、炭素分析、油化验、环境监测等,工作点多、业务面广,作为班长的林芳每天楼上楼下、奔忙于各个业务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适应工作实际和企业需要,发挥大班组员工一专多能的优势,林芳自学并编写了各业务操作单点教程,在班组开展交叉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2015年林芳带领理化班保质保量完成了炭素、电解所有进厂原料及生产过程控制样品的分析任务,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数据。”提起林芳,该公司质量检验中心区域主管程新兰说。
林芳在为产品“把脉”质量、管好团队的同时,还组织班组成员及时检验设备,通过小改小革,提高设备运转效率。
2015年,为配合该公司500千安电解达标攻关任务,林芳作为主要研发人员,成功研发了“制备样品简单、快速、低成本”的“荧光法测定电解质分子比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多元素同时批量测定和不使用酸碱试剂,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同时还对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每个样品的测量时间由原来的6分钟缩短为3分钟,提高了分析速度。
多年来,林芳通过检验大量的设备,熟练掌握了荧光仪、衍射仪、原子吸收仪、ICP等大型仪器的日常维护技能和校准技能,通过传帮带教给班组员工一些实践经验,并定期对这些大型仪器进行日常点检维护和校准,同时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增加维护频次,提高了设备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和维修费用,保证了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在林芳的带动下,该班成员在认真完成检验任务的同时,主动学习设备点检方法,全员参与设备点检和日常维护保养,通过点检判断设备的异常状态,处理简单的故障,提高了工作效率。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能为企业省一分是一分。”林芳言必立于行。她在工作中积极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对班组内所有物资按照最小量储存,定期对所有试剂、备品备件进行盘点,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减少资金占用和材料重复领用;在设备日常维护中,收集废旧零部件,配合维修人员对废旧零件进行组装再生利用,使设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原子吸收仪因长期使用腐蚀严重,林芳组织班组成员利用旧雾化器与现用雾化器进行组装,配合维修人员解决了组装雾化器提升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节省了备件消耗;在跟踪电解质制样过程中只有一套制样模具,造成制样过程等待时间长等,林芳对现有模具清点后,和维修人员一起成功修复了一套模具,使用后节省了一半的制样时间,节约备件费2000元;在衍射仪高压发生器发生故障时,林芳积极配合维修人员进行设备参数测试,直至设备修复,为企业节约资金40多万元。
(韩莉)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