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公司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存量资产 (2003-09-24)
2003年09月24日 11:37
127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企业动态】金川公司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存量资产
新华社信息兰州9月24日电(记者姚笛)在“十五”技术改造和甘肃“2
11”工程实施过程中,金川公司坚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升工艺
技术水平。
据了解,金川公司应用自行研发的羰基镍生产技术,已建成500吨生产
线;在选矿6000吨项目中与北京矿冶院联合研制了国内最大的50立方浮选
机,并引进矿石品位、矿石细度自动检测仪;5万吨铜电解工程中采用了大极
板、长周期电解法,诱导法脱除砷、碲、铋,通过国内外结合的方式,配套了阳
极机组、始极片制作机组、导电棒储运机组、电铜洗涤机组;在镍精炼节能降耗
技术改造中,拟采用加压浸出——萃取——电积新工艺,优化镍生产工艺系统,
提高镍、钴、贵金属回收率,降低能源、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从而保证了公司
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公司选矿、冶炼技术指标、生产
成本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在挖潜改造方面,金川公司坚持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存量资产,走内涵式发
展的道路。镍闪速熔炼系统在充分挖掘闪速炉潜能的基础上,利用国债资金的大
力支持,通过技术进步,使其生产能力由二期的2万吨(镍量)高冰镍/年提高
到4.2万吨(镍量)高冰镍/年,仅投入约1亿元资金就实现了生产能力的翻
番,与公司一期扩建相比节省投资近4亿元。此外,该公司利用二期改造后存留
的电炉等闲置资产,投资仅2.4亿元,将阴极铜的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万吨/
年提高到12万吨/年,从而使公司一跃成为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铜生产企业;
氯碱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投资1700万元,使生产能力由2万
吨/年提高到3万吨/年,与新建氯碱投资(2000万元/万吨)相比投资降
低15%;钴系统改造也充分利用了存量资产,在钴车间现有的生产设施和闲置
厂房的基础上,快速形成了年产1500吨钴产品(金属量)的能力。同时开发
了硝酸钴、硫酸钴和氯化钴等钴盐系列产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公
司成为国内钴产量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产品品种最多的生产企业。
据介绍,金川公司近年来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水、电、汽系统却未
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均是利用现有设施,充分挖掘系统潜能解决的,确保了
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对配套系统的需要。(完)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