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市场辟新天

——水口山集团有限公司转换经营机制创效侧记

2016年01月26日 8:55 49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这是一组给力的数据:2015年初,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撤销原供应、原料、销售分公司,成立营销总公司,精简机构、整合业务,分流人员42人,减幅达到1/3以上,所有中管人员及业务经理公开招聘,改革整合在一个月内完成,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这是一组闪亮的数据:转换经营机制后,全年铅锌原料加工费增效3100万元,产品销售及降低运输费增效495万元,降低采购成本增效1582万元,带动新组建的铅、锌、铜三大运营板块合计创效4300万元,为公司2015年利润持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短短一年时间,如此精彩业绩因何得来?原来,近年来水口山公司持续推进管理提升,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细化运营模式,即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强调“创新思维、效益导向”,通过优化内部管控突围当前有色行业“寒冬期”。
  紧贴市场
  构建板块运营新模式
  市场不相信眼泪,却折服创新。2014年底水口山在编制预算时,以当时有色产品市场价估算,2015年将亏损2.5亿元以上。在产能没有根本性扩张、劳动效率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如果不采取非常举措,亏损将是必然的。“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消灭企业,变革是唯一出路!”面对危局,水口山董事长、总经理吴世忠向企业全员吹响了改革创新“集结号”。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在继续抓好生产挖潜的基础上,经营机制改革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水口山原营销主体为原料分公司、供应分公司、销售分公司。由于职能划分过细,不仅造成机构设置过多,人员冗余,更大弊端在于条块分割导致办事效率低,生产与营销脱节,各自成本、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协同创效能力差,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
  改革加速推进。水口山在最短时间内撤销原料分公司、销售分公司、供应分公司,优化人员组合,将以前经营系统的120余人精减至80人,冗余人员淘汰出营销队伍;出台新公司组建方案,公开竞聘部门负责人,竞争上岗,全员考试准入……2015年2月3日,水口山营销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经营机制转换后将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系统划分为铅板块、锌板块、铜板块三个板块,各板块实行运营组长负责制,组长由生产单位的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营销总公司分管领导担任。在内部运营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实行一体化运作、一体化考核,使各板块成为直面市场、承担风险的主体。全新的营销组织架构一改过去生产、采购、销售各环节相对独立的现状,拉通了生产经营联合作战的“快车道”。
  “实现板块运营协同,就是要全面对接市场,并以市场效益倒逼生产和营销。其核心就是营销服从市场、服从效益,服从企业全局!”谈及营销改革带来的变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营销总公司总经理李诚星一语中的。
  效益优先
  制定捆绑考核新机制
  新机制成效如何,最终还是效益说了算。
  据营销总公司介绍,分板块运营后,实行捆绑考核,取消内部利润,市场利润与经营价差两者权重占75%。通俗地讲,就是生产单位及营销人员在同一条船上,原料采购须低于预算价,产品销售要升水,板块生产单位要有利润,这样大家才能多拿奖金。反之奖金将缩水。
  具体对营销人员考核上,集团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如原料加工费及产品售价超出公司预算部分直接按比例奖励到个人,设立加工费单项奖、总经理嘉奖、总经理办公会专项奖励,评选营销明星等。对板块生产单位,则直接按市场利润结算工资,多创效多拿钱。
  科学的考核机制催生出无限活力,营销人员及板块生产单位卯足了劲决心拔出效益“大萝卜”。
  营销总公司一改以往的“保供”为“保效”,把增效重点放在提高原料采购加工费上。2015年初,他们把原料采购加工费提到高于公司考核目标200元以上。即铅原料加工费由1400~1500提高到1700元/吨,之后又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到1900元/吨、2400元/吨,最高达到2800元/吨。锌原料加工费区间由从5300提到5400、5500元/吨。银计价系数平均下降4%,铜计价系数同比下降2%。合理的加工费区间为生产创效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在供应链中,推行大宗物资由板块集中采购,扩大厂家直采直购范围,供应直供率达到73%以上,较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物资采购总体价格指数大幅下降。
  由于取消内部利润,板块生产单位积极性更高,责任心更强。以前,铅锌铜及稀贵系统要求原料部门多采购精料、好料,因为这样做生产风险小、运营难度低,产品产量高,任务完成好,但效益其实并不划算。实施新考核机制后,生产单位首先考虑的是“吃”什么料赚钱,如铅板块单位水口山八厂2015年搭配铅杂料达4万吨以上,累计回收不计价的高富含锌金属量达10000吨以上,铜金属1000吨以上,锑1000余吨,铋100余吨,创效价值近1亿元。正是得益于及时调整了生产思路,铅系统2015年实现了大幅减亏。
  销售端同样表现出色。尽管有色产品市场需求低迷,价格总体下行,但营销人员主动出击,开拓客户,积极对标同行先进水平。
  从2015年起,铅、锌及锌合金等主产品营销总公司要求客户自提货,不再考虑运输价因素,全面按SMM网价对比考核。从年初开始,他们一家一家跟客户谈判,主产品成功提价20~50元/吨。全年实现电铅、电锌、黄金、白银等主产品销售及货款回笼率两个100%。锌合金销售27000余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在中间产品及渣料销售工作中,通过严格招议标销售、网上询价销售等方式积极开拓市场,全年销售硫酸、硫精矿、铁精矿及其他中间产品、渣料、小金属37.28万吨,其中硫精矿、铁精矿、碲、铟等消化库存3万吨以上,增收2500万元以上。
  “现在营销业务员驻厂值班,与生产厂矿一起对接市场,共同商讨生产组织方案与营销方案,大大提高了创效水平和市场应对能力。”水口山公司2014年劳模、锌系统浸出车间职工彭德顺如是评价新机制带来的喜人变化。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