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苦”海中“沉沦”

2016年01月18日 9:10 265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作者:

  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场迎来“开门绿”。股市低迷下,资金流入国债市场寻求避险,美元指数一度快速回落。商品市场同样惨淡,美原油价格跌穿30美元/桶关口,创近12年的纪录低价,并在大宗商品市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有色金属市场虽然有政府收储和产业联合保价等措施,但仍难敌市场化的力量,其展开又一轮下跌,LME铜价再度逼近历史新低。
  从经济数据的表现看,美国就业数据表明就业情况良好,2015年12月非农就业增加29.2万人,时薪同比上升2.5%,失业率停留在5%,这主要受益于基数效应以及圣诞节短期用工需求。总体上,美国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从金融服务业,到建筑业,再到零售业,美国就业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
  市场会继续关注2016年1月的非农就业情况,因为这与美联储在2016年加息节奏密切相关。目前,投行预计3月会有第二次加息,全年利率上调2—4次,而下半年的加息脚步将受控于经济形势。
  回到大宗商品本身,为何寻底之路如此漫长?特别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经历了2015年12月行业协会密集开会、减产保价、现货惜售,期货价格确实小幅反弹,但是2016年1月以来,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再次进入下行通道。此轮下跌虽然看上去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及股市快速下跌有很大关系,但更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在产业自身。
  以铜为例,2015年12月中旬,市场传言,国储将收储30万吨,该收储量将扭转短期供求结构。然而,随后的报道称,国储实际计划收储仅15万吨,低于市场预期。现货市场上,进入农历腊月,下游厂家陆续放假,装置停产检修,铜需求清淡,报价和走量双双低迷,加剧了供需失衡程度。从贸易角度来看,汇率因素拉开了外盘铜和内盘铜之间的价格差异,内盘商品价格相对外盘价格较为抗跌,套利窗口再次开启。进口利润驱动下,资金开始抛售沪铜,进而在盘面形成压力。因此,对于有色金属板块而言,空头的阴影挥之不去。当然,近期,收储或行业联合保价可能再次出现,做空过程不会像前期那般顺畅,市场参与者当控制相应的节奏。
  展望春节前的行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商品市场难有起色。资金避险情绪将推动国债期货和黄金演绎较为“华丽”的一幕,而有色金属板块将在下跌走势中受到减产或者联合保价的提振,至于黑色产业链,钢厂减产困难重重,能否顺利减产成为交易逻辑的关键,近期建议规避。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