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国内3D打印市场将迎来井喷期——三迪时空董事长李培学

2015年12月30日 9:5 60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什么是3D 打印?它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3D打印技术,到1986年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 印刷机,再到2013年全球首次成功拍卖“ONO之神”3D打印艺术品,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3D 打印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3D 打印技术已先后进入了航天航空、建筑、医疗、房屋建筑等领域,未来其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阔。2012年,全球3D 打印设备市场规模为2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6%2017年预计达到50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08亿美元。巨大的市场缺口、广阔的发展前景,3D 打印这块沃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去探索、去挖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3D 打印技术研究成果有哪些?行业现状如何?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什么?其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如何解决?如何将3D 打印真正实现产业化?为此,新材料在线采访了众多3D 打印行业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共同探讨了3D 打印的现状和未来。 

李培学,现任青岛三迪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建立运营中国最大的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三迪时空网。2015年,三迪时空网的延伸在线定制交易平台3d智造云平台项目正式上线,受到了青岛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并获得了业界及大众的好评。20151015日,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正式受聘为三迪时空高级顾问。以下是采访实录。(部分地方有所删减)

【新材料在线】:最近几年,3D打印的研发才真正形成规模。您认为当前国内3D打印的市场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培学】:随着“个人制造”的兴起,在个人消费领域,3D打印行业预计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这有助于拉动个人使用的桌面3D打印设备的需求;同时也会促进上游打印材料的消费。在工业消费领域,由于3D打印金属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金属本身在工业制造中的广泛应用,金属3D打印设备将会在未来工业领域的应用中获得相对较快的发展。

国内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工业应用,还是个人消费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工业领域而言,国内在激光熔覆方面的技术具有一定优势,这有助于在以激光烧结为成型技术的3D打印设备制造和打印服务领域进行发展(三迪时空已经与华曙高科合作开始建设金属3D打印产业基地,为工业级3D打印应用做好准备)。对于个人消费领域,应用的推广速度取决于对于3D打印这一技术认知的提高,以及相关辅助平台,如软件设计、3D打印模型库的发展。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个3D打印产业链都存在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随着大规模、大批量的企业被个性化定制所取代,国内3D打印的市场很快就能实现井喷式发展,这一预测已经初现端倪。比如3D打印行业与民用、生物医疗、珠宝行业、教育系统以及传统制造业技术革新相结合的市场空间巨大。

【新材料在线】:有人认为3D打印的成本太高,对大规模产业化推广有很大的影响,您对3D打印未来的价格走势有什么预见?如果要对3D打印的大规模应用实现时间做一个预期,您觉得是多少年?

【李培学】:相对于工业应用,3D打印目前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如传统工艺无法生产的零部件可以采用3D打印的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讲3D打印可以有效的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费用。随着3D打印行业的发展无论是3D打印设备还是3D打印耗材都会随着大规模的普及应用价格逐渐降低。未来3年国内3D打印大规模行业应用市场会有一个井喷期。

【新材料在线】:3D打印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赢得了不少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的眼球,三迪时空也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企业。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涉足3D打印的企业?

【李培学】:近两年来中国的3D打印企业增长迅速,分布于3D打印产业链的上下游,但也有很多企业没有度过最初的创业时期。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龙头企业和相对来说差一些的企业,很多企业依旧在不断摸索3D打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应用,这对于后期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3年中国的3D打印企业将会迎来3D打印的春天,借助国家的扶持政策和3D打印行业应用的发展,全国大部分的3D打印企业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目前三迪时空网线上有1095家注册企业会员客户,3D打印应用企业有73695家,主要是3D打印下游行业应用客户,以及128万多的个人客户和全国接近300家的优秀3d打印生产和加工服务企业有着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全国最大的线上云工厂。

【新材料在线】:现在3D打印被称为是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钥匙。我们知道,前两次工业革命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您认为3D打印这把“钥匙”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带来哪些革命性的变化?

【李培学】:未来3D打印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生活用品都可以3D打印,比如3D打印房屋、3D打印家俱、3D打印服装、3D打印食品等等,所有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产生重大变革;在工业领域,智能制造将逐渐代替传统的工业制造,生产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未来3D打印技术将有效地推动大规模个性定制的实现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新材料在线】:现在,国内已有多家涉足3D打印领域的上市公司,如银邦股份、南风股份、中航重机等,您认为资本市场在推动3D打印产业化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李培学】:3D打印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3D打印应用行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推动。从全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最近1-2年资本市场进入冬天,但是依然有很多3D打印企业获得天使投资、资本市场资金投入。这充分说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比较倾向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未来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资本市场资金的注入有利于3D打印产业化的发展,对于3D打印的行业应用发展有很好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新材料在线】: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目前正在制定之中,我们知道今年新材料界石墨烯和3D打印的呼声都很高,您认为这一次3D打印有望纳入十三五规划吗?

【李培学】:3D打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2-3年会有井喷式的发展。国家和政府部门将引领行业发展和变革,推动3D打印知识社会普及,引领国内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扶持3D打印行业,比如:《863计划》《中国制造2025》《青岛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青岛市“互联网+”发展规划》等。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新时代背景下,3D打印技术产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3D打印产业链生态体系将逐渐完善,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

所以,无论3D打印是否会纳入十三五规划,政府都会陆续出台对于3D打印的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和引导中国3D打印行业的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新材料在线】:如今,“互联网+3D打印”的概念十分火热,大多数人都很看好,但也有人看衰。对此,您怎么看?

【李培学】:3D打印行业实施“互联网+”战略,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3D打印”是3D打印行业爆炸式发展的一个契机和基础,人们可以在智造平台上在线个性定制3D打印物品、在线交易、交流学习3D打印知识、分享3D打印产品经验、扩大业务渠道。不仅如此,三迪时空网将逐步建立起全球3D打印物联系统,推动国内3D打印走向世界,接触国际顶尖3D打印技术水平,在推动国内3D打印产业国际化的同时将整合聚拢全球资源,从而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所以“互联网+3D打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制造的必要手段。

【新材料在线】:目前做3D打印的互联网平台比较多,竞争逐渐激烈,面对当前市场情况,未来贵平台的发展和规划是什么?

【李培学】:3D打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2-3年将迎来黄金时期。三迪时空网将会充分承担起引领行业发展和变革的责任,链接行业上下游资源推动3D打印知识社会普及,引领国内3D打印行业发展的趋势。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D打印云智造服务平台,致力于3D打印行业的上下游衔接,完善产业链布局,整合行业优势,以优质全方位的服务,促进3D打印行业的良性发展。2016年及未来三年,三迪时空创新业务发展的重点工作构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优秀创业团队。公司系统化地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为出发点,以激励、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为动力,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重心,组成目标一致、专业高效、诚信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团队。

2)创新市场开拓新模式,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三迪时空网”和“3D智造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行业现状和阶段性的市场走向,为厂商开拓市场提供有力理论依据。另外,在促进传统行业转型、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等方面,实现互联网工业化发展。统筹3D打印行业资源,完善产业链布局,以优质的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实施开发的3D智造云平台,促进3D打印行业的良性发展。

3)建立行业标准,解决目前国内存在的3D打印行业标准不统一、制造标准及认证标准不完备的问题。三迪时空网充分发挥互联网聚拢行业资源的优势特点,在互联网时代为传统行业转型提供行业模范。另外,建立3D打印物联系统,利用目前发展势头迅猛的物联网技术和在线智能化控制和监测功能,来实现3D打印设备的有效管控。

4)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动传统生产模式由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方向转变的制造模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3D打印云工厂,二是3D打印设计师和爱好者资源整合。

5)创新产品与营销模式,依靠三迪时空网,建立在线销售模块、方案咨询模块、在线教育模块、客户服务模块,完善售前售后服务。

责任编辑:赵天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