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打造装备制造业新优势

2015年12月21日 8:55 48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12月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15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现场经验交流西安召开。来自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地方经信、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李东主持,陕西省副省长姜锋出席会议并致辞,陕鼓动力、西飞公司、三一集团、博创智能、湖南华曙等5家试点示范企业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并作讲话

    辛国斌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和支柱,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要高度认识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并用好智能制造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加速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辛国斌指出,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单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而是新模式的转变。目前一些企业先行先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错成效。随着试点示范的不断深入,还会涌现出更多的智能制造新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丰富完善。我们要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高效灵活的生产模式。实施智能制造推动企业从生产方式到管控模式的变革,使企业实现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二是产业链有效协作与整合。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行业的应用,推动产业链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无缝合作,为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打下基础。

    三是新型生产服务型制造。实施智能制造促进企业从生产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的转变,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不断催生远程运维、智能云服务等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四是协同开发和云制造。实现信息共享,整合企业间优势资源,在各产业链环节实施协同创新,推动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

    辛国斌要求,在新起点上统筹谋划好实施智能制造的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落实好联动机制、形成全国一盘棋,做好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切实把战略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实际成果。

    二是标准先行,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标准是智能制造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集中力量建设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做好重点领域标准的制定工作,软件和系统方案的提供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

    三是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将智能制造发展推向深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自主安全可控的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工程应用,抓好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积极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以及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工作。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突破智能制造发展瓶颈。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智能制造项目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在现有的技术改造、工业转型升级专项中,加大对智能制造项目的支持力度。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研究建立产融对接新模式,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方式。

    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典型经验的推广应用。通过多渠道宣传,形成上下联动,创新推广方式,营造全行业推广智能制造的良好舆论氛围。

西安期间,辛国斌还调研了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信部办公厅、装备工业司、地方经信委等陪同调研。

责任编辑:赵天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