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机器人白皮书回答机器人发展困惑
2015年12月02日 10:25
4825次浏览
来源:
中新网
分类: 新技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12月1日发布《中国智能机器人白皮书》,旨在回答机器人情感、伦理、技术等发展困惑。
白皮书指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让机器人做出更加类人的行为。由于情感与意志的赋予,机器人与人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社会伦理观念也将随之变迁。由此,科学家需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正确方向,让机器人融入更多哲学思考,即“不仅具备针对某个问题的高智能,而且要对其行为本身进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约束”。
白皮书谈到今年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机器人杀人”事例和科学家关于“机器人伤害人类”的言论。白皮书认为,目前机器人还要受自然人控制,整合生物特征数据库是漫长过程,而在机器人漫长进化历程的起步阶段,人机协作成为最佳选择。
白皮书还预测,面向消费者的功能机器人将很快具有社会交互功能,尤其是与全球250亿个联网设备进行交互。而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助推下,人机交互技术可能实现脑波交互。
“发布人工智能领域的白皮书,将是描绘相关行业科技的轮廓,也是为产业界指明一个方向。”白皮书编委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对记者说。
李德毅表示,机器人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劳动就业、社会关系、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的进步,这种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专家倾向于对机器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比如“机器换人”,一般更换的是处于恶劣或危险环境、以牺牲人类健康为代价的劳动岗位。白皮书建议,应扩大新的行业和服务项目,同时加强对工人及技术人员的继续职业教育,使他们适应新的社会结构。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经中国民政部正式注册的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国家级学会。(记者 张素)
责任编辑:赵天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