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铝工业“十五”发展指导意见(一) (2003-10-24)

2003年10月24日 10:32 11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政策法规】我国铝工业“十五”发展指导意见(一)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24日电 国家发改委网站今天发表了题为《我国铝工业 “十五”发展指导意见》的文章,全文如下:   铝工业是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及铝加工材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基 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交通、机械、轻工、国防等领域。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铝工业发展很快,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铝生产国。但我国 铝工业在产业结构、技术装备、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与世界铝工业先进水平相 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适应加入WTO后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好地引导我 国铝工业的有序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我国铝工业的竞争力,把我国 铝工业做大做强,最近,国家计委会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研究提出 了《我国铝工业“十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今年6月 11日在京召开了有主要铝生产省(区)计委、冶金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重点铝生产企业等单位参加的会议,对《意见》进行了专题讨论,现将修改后的 《意见》发表如下。 一、 我国铝工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行了“优先发展铝”的方针,加大了建 设铝工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了我国铝工业的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先后新建 了山西铝厂、平果铝厂、中州铝厂、青海铝厂、华北铝加工厂等大中型企业,同 时,还对抚顺铝厂、贵州铝厂、郑州铝厂、山东铝厂、青铜峡铝厂、西南铝加工 厂、兰州铝厂、焦作铝厂、云南铝厂等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此外,部分地区也 积极推进当地铝工业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铝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 后的状况。目前,我国电解铝大型预焙技术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中国铝业公司所 属的国内现有六个氧化铝企业均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氧化铝生产技术,骨干铝加工 企业通过研制开发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使铝熔铸、连铸连轧、板带箔轧制以及 挤压的加工技术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铝工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铝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有了较大改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九五”期间,骨干电解铝企业的吨铝直流 电耗降低了1000千瓦时,电流效率提高了3%-5%;中国铝业公司所属六个氧化铝 企业的综合能耗下降了约500公斤标煤/吨氧化铝;骨干加工企业的综合成材率提 高了约5个百分点。氧化铝的平均制造成本下降了10%以上;骨干电解铝企业的铝 锭的平均制造成本下降了10%左右。   到2000年底,我国铝工业形成氧化铝产能430万吨、电解铝能力320万吨、铝 加工能力450万吨。当年完成氧化铝产量430万吨、电解铝产量282万吨、铝加工 材220万吨,已成为世界主要铝生产国。   虽然我国铝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点发展滞 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竞争力不强等矛盾仍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铝工业 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中小电解铝企业增加过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没有改善。 “九五”期间,在铝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下,同时,受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影 响,国内部分地区再次出现了建设小电解铝的热潮,据统计,电解铝企业由“八 五”末期的70家猛增到2000年的118家,净增48家,产能相应由168万吨增加到 320万吨,但企业生产规模小,平均仅为2.7万吨/年,与“八五”末期的平均2.4 万吨/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结构极不合理,与世界电解铝企业平均规模18.4 万吨/年相比差距较大。   (二)技术结构不合理,落后的电解铝和铝加工能力占较大比重。在已形成 的320万吨电解铝产能中,采用先进的大型预焙技术的能力只有120万吨,仅占总 产能的38%,其余62%的产能是采用能耗高、污染重的自焙槽技术。在“九五”期 间新增的152万吨产能中,近50%的是采用自焙槽技术。铝加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的能力不到总能力的20%,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未完全掌握代表当今世界铝加工 先进水平的热连轧技术。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一是符合大型预焙电解铝生产需要的砂状氧化铝产 量少,仅占总产量的 10%;二是国产氧化铝自给率偏低,长期以来不到70%,不 足靠进口解决,进口量越来越大,对外依赖度增加。三是一般铝加工产能严重过 剩,能力发挥仅50%,但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高精板带箔缺口较大,要靠进口解 决。   (四)铝土矿无序开采严重。受利益的驱动,在河南、山西等铝土矿资源丰 富的地区,出现了大量无序开采优质铝土矿的现象,铝土矿资源利用率低,资源 浪费严重,对我国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五)铝产品成本偏高。受铝土矿矿石性质影响,国内氧化铝生产不得不采 用能耗高、流程长的生产工艺,导致国产氧化铝生产成本比国外平均水平高10% 以上;受电价偏高、技术水平低的影响,国内电解铝生产成本比国外高20%左 右;铝加工综合成材率只有60%,比国外低15~20百分点,金属和能源消耗过 多,生产成本偏高,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 我国铝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国际国内面临的许多新的变化,对加快发展我国铝工业创造 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 世界铝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竞争加剧。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电解铝的消费一直呈保持增长, 年增长率为4%左右。2000年,世界电解铝产量2400万吨,消费2480万吨,供需基 本平衡。随着铝在交通、建筑、包装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世界电解铝的 需求还将增加。到2005年,预计世界电解铝的需求将增加到2960万吨,年均增长 约3%。受需求增长的拉动影响,世界电解铝的产能也将相应适度扩大,铝市场总 的趋势呈供需基本平衡态势。   目前,世界上形成了以加拿大、美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铝公司为 主的近10个跨国铝业公司,氧化铝和电解铝合计产能分别占世界总能力的55%和 40%,这些公司不仅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而且还都有较为合理的组织结构,拥 有自己的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和研发基地。同时,为保证电解铝生产用电稳 定、低廉,所属的大部分电解铝厂拥有自备电站,或在政府协调下,与供电部门 签订长期、优惠的供电合同,因此,生产的电解铝产品在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为适应新的形势,世界铝工业还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其特点一是加大投入, 积极开发和使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生产规模日趋 大型化,不断改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保护环境;二是兼并 联合,扩大实力,提高市场份额。1999年,美铝公司继兼并阿马克思公司之后, 又兼并了雷诺兹公司,使其成为年销售额超过210亿美元、电解铝产能占世界总 能力14%的特大型跨国铝业集团,竞争力增强。因此,世界铝工业的竞争形势将 会日趋激烈。   (二)国内铝市场需求将保持增长,但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铝的需求量将以6.6%的速度 增长,2005年将达到440万吨,铝材需求量将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 300万吨。因此,国内铝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为我国铝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机遇。   随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以及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我国现行 的铝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还将逐步下调,国外铝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的情况在再所 难免,因此,我国铝工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