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价有继续上涨的动力 (2003-10-28)

2003年10月28日 11:11 11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锡价有继续上涨的动力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28日电 预计锡市将供不应求,锡价有继续上涨的动 力。   据《CRU》预计,今年锡的需求量将高于产量12000吨。若印尼继续执行禁止 锡精矿出口的话,明年锡市仍将供不应求。   Barclays capital 估计,今年全世界锡的供需缺口为11900吨,预计明年供 需缺口会增至16700吨。   中国已成为锡市主要的参与者和世界领先的锡生产国。据世界金属统计局 (WBMS)报道,2000年中国锡矿山产量(含锡量)已由1988年的30000吨增至 97000吨,同期精锡产量也由24000吨增至112400吨。   云锡公司(YTC)是中国最大的锡生产者,2002年4月该公司在个旧完工了年 产25000吨锡的采用澳斯麦特(Ausmelt)高新技术的冶炼厂,以取代现有的采用 各种类型冶炼方法。2002年9月底云锡公司采取了不寻常的措施宣布停产2个月, 致使当年的锡产量降至22000吨。   云锡公司称其现有方针是通过兼并小矿山和小冶炼厂来扩大其在中国锡产量 中所占的份额。按此,公司打算防止锡的供应过剩。去年11月,公司发言人告诉 《MB》说,“我们不想生产太多的锡,同时我们正采取战略性的措施以防来自其 他方面对锡市的再次干扰。”   去年云锡公司取得了位于湖南省南部的郴州矿业资源投资公司大部分的产 权,这一公司拥有一座年产3000吨的小冶炼厂。更重要的是,云锡公司兼并了湖 南省的六个大矿山,并将小心谨慎地控制其精矿的供应量。   云锡公司生产精锡所需的锡精矿略高于一半来自公司自己拥有的矿山,其余 的大部分精矿来自国内的其他矿山,一部分来自进口。公司想尽可能多地保存自 己的资源。   若锡价可令人接受的话,则云锡公司预计今年从自己的个旧冶炼厂生产 24000吨锡,从郴州矿业资源投资公司生产3000吨锡。公司精锡的出口配额为每 年10000吨,但去年仅出口了9000吨。   位于广西的柳州华锡集团是中国第二大锡生产者。它也已削减锡产量,这主 要是去年关闭高峰(Gaofeng)矿的结果。因这里发生过事故,中国政府消减了 这一地区不安全的采矿作业。高峰矿最终可能重新开采,但其产量可能仅为以前 产能的三分之一。   柳州华锡集团2001年生产21000吨锡,2002年降至14000吨,预计今年的锡产 量约为15000吨。   总之去年中国锡精矿和精锡产量都急剧下降。据《WBMS》报道,今年中国的 锡精矿和精锡产量似乎也不会明显回升。2002年精矿中的含锡量从2001年的 93000吨下降至61800吨,2002年精锡产量也从2001年的105000吨下降至75000 吨。   据《WBMS》报道,今年头4个月,中国矿山锡产量(含锡量)也从去年同期 的20900吨降至16500吨,而精锡产量却从去年同期的25800吨略升至27100吨。   中国生产的精锡一半以上用于国内消费。但据《WBMS》报道,2002年中国国 内锡消费量从2001年的62000吨下降到46500吨。2002年中国锡出口量(包括销售 给香港的贸易者)从2001年的45800吨下降到32200吨。   印尼是世界锡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也是影响锡市的另一主要因素。印尼的PT Timah 公司是世界第六大锡生产者。PT Timah 公司占有PT Koba 公司25%的股 权。去年马来西亚冶炼公司从澳大利亚的Iluka 资源公司获取了PT Koba 公司另 外75%的股权。   去年PT Timah 公司精锡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4%,达到了43000吨(其年产能 约为48000吨)。Koba 公司去年约生产了16000吨精锡。这两家公司的矿山和冶 炼均位于苏门答腊外的邦加岛。   印尼是一个人们可进行大规模“自主”进行采矿的国家。据报道2001年在邦 加岛和Beclitung 岛就约有6000个非法开采点。为与“自主”采矿作斗争,印尼 政府于2002年6月实施完全禁止锡精矿的出口的政策。然而最终结果是Timah 公 司现在要从那些自主采矿的矿主手中购买大量锡精矿而逐步地收缩许多自有的矿 点。Timah 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矿产锡(含锡量)的产量从去年同期的7274吨增至 13259吨,但其中11678吨是从在公司租借区内自主开采的矿主中购买的。现在 Timah 公司已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这些小矿主。   据WBMS报道,印尼锡矿石和锡精矿产量已显著地增加,2002年矿石和精矿中 的含锡量就从2001年的56300吨增至83300吨,估计这主要是由于自主采矿的结 果。   由于邻国的锡冶炼厂缺少锡精矿,印尼政府面临着要求撤消锡精矿出口政策 的压力。但据MBR分析这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2001年PT Timah 公司处境十分艰 难,但由于锡价的回升而缓解(2002年净利润下降69%,仅为130万美元)。印尼 政府拥有PT Timah 公司65%的股权,印尼政府不愿采取行动提高其他厂矿的锡产 量,以防锡价再一次下跌。   今年PT Timah 公司的精锡产量将维持在40000吨左右。   PT Timah 公司还在考虑明年在邻近新加坡靠近公司挖泥船的Kundur 岛新建 一座年产7000吨锡的冶炼厂。这样可降低将精矿运往邦加冶炼厂的运输费同时可 避免马六甲海峡上的海盗行为,去年两只装锡精矿的船运往邦加时被海盗劫持, 至今都未能捕获。   印尼禁止锡精矿出口对该地区的传统冶炼厂--马来西亚冶炼公司(MSC)和 泰国冶炼公司有惊人的影响,致使MSC于去年11月关闭了两座位于槟椰岛北海的 冶炼厂。MSC说这两座冶炼厂只有在全球锡市场明显复苏时才能重新开工。这两 座冶炼厂的关闭将使公司的精锡产量大为下降,预计今年其精锡产量将从去年的 约31000吨降至12000吨。   目前,MSC从马来西亚本国(去年大为缩减的采矿业仅生产4200吨含锡量的 精矿)、澳大利亚、玻利维亚、缅甸和非洲获得锡精矿。公司负责贸易的总经理 说:“最近几年我们受到了传统冶炼工业的威胁,我们已采取措施建立可以进行 上下游业务的综合性的锡企业。”这导致MSC去年购买了印尼PT Koba 公司75%的 股权,今年购买了澳大利亚Marlborough 资源公司30%的股权。MSC将与 Marlborough 资源公司在南威尔士Ardlethan 锡矿山一起参与该矿山未来的扩 建,该矿山今年早些时候已进行了第三期扩建,锡精矿产量(含锡量)已从1200 吨增至1500吨。Ardlethar 资源公司所产的全部锡精矿依据合同运往MSC的冶炼 厂。   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Renison Bell 矿也处于待产状态,这一年产能 为10000吨的矿山5月底已停产,6月进入无偿管理状态,因其矿主Murchison united在研究调整资本的选择权。Murchison 解释说矿山的利润受到以美元计价 的低锡价以及澳元强劲升值致使成本增加的打压。   Renison 矿山的关闭严重地打击了其锡精矿的唯一买主位于泰国普吉的泰国 冶炼和精炼公司(Thacsarco)的冶炼厂的生产。2002年Thaisarco 生产了18000 多吨精锡。   泰国矿山的锡产量比马来西亚矿山的锡产量下降得更厉害。去年泰国矿产锡 产量(含锡量)仅为1100吨。   秘鲁的Minsur 公司仍是世界第二大锡生产者。去年该公司从其位于Funsur 的年产能为40000吨的Ausmelt 厂生产了约36000吨锡。其矿石来自San Rafael 矿山,能自给自足。   在玻利维亚,继续遇到拥有Huanuni 锡矿山和Vinto 锡冶炼厂的英国RBG资 源公司去年倒闭的难题。Vinto 锡冶炼厂卖给了Cia Minera Colqiri(CMC), 这是一家由玻利维亚矿主Consur 和英国CDC合伙投资公司合股的公司。   玻利维亚政府打算将Huanuni 公司也转为同样的合股公司,由于当地采矿合 作社的强烈反对出售而失败。该合作社已开始采取法律行动宣称自己是该矿山的 所有者,同时该矿主和保安之间强烈冲突已阻止了向CMC的移交。从未报道该矿 山在国营Comibol 公司的控制下在某种程度上运行。   巴西的矿产量持续地稳定在每年14000吨(含锡量)的水平上。但巴西大部 分冲积型资源现已枯竭。Paranapanema 公司是巴西最大的锡生产者,其矿料来 自它自己的Pitinga 矿山,公司预计该矿山仅能开采三年。   Paranapanema 公司希望开发位于Pitinga 矿山附近的Rocha Sa 锡-钽-铌 矿,但现尚不清楚公司能否筹措到开发该项目所需的4亿美元。   看来很多重要的产锡地区(除禁止锡精矿出口的印尼外)锡精矿供应已日益 紧张。同时,锡的库存也在下降,7月初LME锡库存量为20595吨,而年初时最高 量为39000吨。   欧洲锡库存量的短缺已使供应特别紧张的低铅牌号的精锡的溢价升至接近 200美元/吨。若情况没有什么改善的话,溢价可能还将继续上升。   正如许多人预料的那样,由于新加坡邻近远东的生产者,因此新加坡是LME 锡的最大堆放地,7月初新加坡锡的堆放量已接近13000吨。   在世界许多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呈下降趋势时,锡的需求却惊奇地好。例如今 年第一季度欧盟锡的消费量同比上升了11.4%,达到16000吨。欧盟锡需求量的增 加是由于德国马口铁产量较高所致,锡的需求量同比上升20.5%,达到5300吨。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