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利率走势或成铜价主导因素

2015年11月06日 9:41 32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10月底央行出台降息降准政策,并未对铜价的变化起到多大的影响。沪铜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近期在60日线附近振荡。短期来看,铜价仍以振荡走势为主。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振荡的沪铜走势消磨着多空双方的信心,需求偏弱的铜市并没有因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转势。铜作为金融属性较强的基本金属,中国的降息预期以及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仍然影响着其价格的中期趋势。笔者认为,如果预期得以实现,或许金属铜仅剩最后一跌。
  10月底央行出台降息降准政策,并未对铜价的变化起到多大的影响。沪铜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近期在60日线附近振荡。短期来看,铜价仍以振荡走势为主。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振荡的沪铜走势消磨着多空双方的信心,需求偏弱的铜市并没有因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转势。铜作为金融属性较强的基本金属,中国的降息预期以及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仍然影响着其价格的中期趋势。笔者认为,如果预期得以实现,或许金属铜仅剩最后一跌。
  政策调控存在滞后性,短期难改铜价弱势
  众所周知,作为最重要的基本金属之一的铜来说,与经济的敏感度一直是比较高的。中国铜消费约占到全球的48%,所以国内经济环境对于铜来说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央行“双降”在现阶段对金属铜市场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的现状并不是资金面不足引起的。增加短期的流动性或者降低短期的资金成本,并不能缓解需求不足的现状。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多种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银行放贷相对比较谨慎。我们从企业了解到,目前国内整体需求状况不佳,一些盈利状况好的行业有充足的贷款额度,资金面没有问题,盈利状态较差的企业资金面较为紧张,但银行考虑到风险问题,不会轻易放贷给他们。
  对于金属铜来说,短期资金面向好的预期并不会带来铜市场需求好转。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则是铜价上涨的重要压力,故阶段性的利好政策并不能引发铜价趋势的改变。
  降息不止,铜价难转势
  笔者对比铜价与美联储利率走势的相关性时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我们得出初步的结论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到来之时,或许将成为铜价见底之日。美联储持续推迟加息也是铜价处于弱势的原因之一。
  笔者再次对比国内利率变化与铜价的走势后发现,两者同样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首先我们看一下国内降息周期利空铜价的理论依据,直接来说,流动性紧张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国内进入降息通道的主要原因。在此状况下,中国对于商品(包括金属铜)的需求必然下降,导致铜价下跌。历史上,国内利率的变化与铜价的走势关系又是如何呢?我们从一年期存款利率变化与铜价对比图可以发现,在降息周期内铜价均为下跌走势,在低利率维持阶段,铜价逐渐出现止跌反弹走势。
  2000年至今,国内降息周期出现两次,其利率变化与铜价变化统计如下:第一次是2008年10月初至2008年12月底,利率从4.14%下降至2.25%,持续时间约为三个月,伦铜跌幅约为47.1%,之后是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维持2.25%的低利率阶段,时间为一年十个月,伦铜涨幅约为194.2%。第二次是2011年7月至今,利率从3.5%持续下降,目前持续时间约为四年半,目前伦铜涨幅为47.4%。
  总结利率变化时金属铜的表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低利率维持阶段,铜价易企稳反弹,并开启一轮上涨行情;二是降息周期中,铜价表现较弱,均出现较大的下跌幅度,与金属铜自身基本面也有一定的关系;三是两次进入加息周期后,铜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铜价高点出现在利率高点之前。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国内利率仍然存在下行空间,不排除出现1%附近的利率水平。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降息周期尚未结束,对应铜价也不容易见底。但国内利率下行空间较为有限,或许离国内进入低税率维持阶段越来越近了。根据之前的经验来看,到了低利率维持阶段,铜价企稳的概率将较大。故笔者认为,在降息周期结束之前,铜价或许还有一轮下跌走势。一旦进入低利率维持阶段,铜价有望企稳。如果国内的低利率维持阶段再配合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或许金属铜的“好日子”就要出现了。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