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钨业将继续加强治理整顿 (2003-10-30)

2003年10月31日 8:31 10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行业动态】我国钨业将继续加强治理整顿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30日(记者崇大海)中国钨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近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由钨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昭庆作的第三届 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了第四届理事会,提出我国钨业还要继续加强治理整顿。 孔昭庆在报告中指出:过去六年来我国的钨工业经历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内 各种钨品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如APT(仲钨酸铵)产能已超过10万吨、 钨粉产能为3万吨、硬质合金为1.5万吨、细钨丝132亿米、粗钨丝杆1000吨、钨 电极杆1000吨、高比重合金700吨、钨触头200吨、钨铁3.5万吨。与此同时,高 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如2002年我国钨加工产品中,硬质合金比1997年 增加131%,细钨丝比1997年增加105.4%,粗钨丝杆增加166.2%。我国出口的钨品 中,钨粉、钨材出口量占钨品出口量的比例已从1997年的8.1%上升到2002年的 16.5%。同时,国内的钨企业也在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一批新兴企业得到蓬 勃发展,科研院所的高科技资源优势也在钨的深加工领域长足发展。 孔昭庆同时也指出:目前我国钨业的形势仍比较严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我国曾一度出现了各地争相开采钨矿,争相出口的无序局面,导致钨这种重要的 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廉价地卖到国外。例如:国际市场上的APT的价格在上世纪 七十年代时曾经高达130美元/吨度,但随着后来我国的大量出口,价格已经跌到 40美元/吨度左右。这个教训是惨痛的。 中国钨协在过去六年来在协助政府加强对钨行业综合治理,整顿钨品生产秩 序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积极向政府反映行业重大情况,贯彻落实政府 关于钨业综合治理的各项政策,控制钨品出口总量,加强钨品出口管理,以至严 格控制钨精矿生产总量,开展钨品生产情况调研,为治理整顿钨品生产秩序作好 准备并根据行业综合治理的进程,及时反映出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 制,开展全行业价格自律工作等。例如:协会多次向有关部委和国家领导人反映 钨业情况,递交局面报告和建议20余份,引起政府高度重视,部委和国务院领导 10余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下发近30个有关钨业治理整顿和发展的文件。六年来钨 行业治理整顿的成果是很显著的。例如:1997年我国具有钨矿开采资质的矿山企 业有两千余家,到2001年已经下降到118家;钨品的出口配额也从1997年的3.8万 吨下降到2002年的1.7万吨;2003年钨精矿的生产总量也控制在43660吨。同时, 钨协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98年11月,协会与工业局联合会召 开了“钨精矿、仲钨酸铵行业自律价会议”,会上成立了行业自律协调小组。 1999年7月,根据国家计委颁发的《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产品的不正当行为的 规定》,协会与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联合召开了“全国钨品行业价格自律会 议”,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并发布了1999年8月钨精矿、仲钨酸铵、氧化钨等钨品 的最低限价。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价格每一个周期性波动的关键时刻,钨行业的价 格自律对遏制价格下跌,促进价格上扬都起到明显作用。 对于下届协会工作,孔昭庆也提出一些建议,主要包括注意研究合理开发和 节约利用钨资源、继续配合政府深入贯彻落实钨业综合治理的各项政策、注重收 集、交流国内外钨业发展信息等。同时对协会进行体制改革,试行主席团制度, 作到企业家联合办会、联合决策、联合出资的运作。同时要加强分会工作,发挥 分会的作用,并不断充实和完善协会常设机构,加强专职人员队伍的建设等。 (完)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