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技术研讨会召开
2015年10月22日 13:37 504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新技术
本报讯 由俄方承办的第十三届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于2015年9月20日~24日在俄罗斯喀山召开,以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组委会中方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为团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黄松涛为副团长,由75位中国冶金材料界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本届研讨会,俄方有4位院士参加了会议,中方代表中有3位院士出席会议,代表共计230多人。
本届研讨会由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组委会秘书长、俄罗斯科学院巴依可夫冶金与材料工程研究院副院长C·B·西马科夫教授主持。俄方主席、俄罗斯科学院常务副院长K·A·宋采夫院士致辞,他说,中俄两国材料界学者和专家的联系与交往源于上世纪50年代,该研讨会是这一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会议为中俄两国冶金材料界的科技人员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会议促进两国冶金材料科学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两国科学家已建立的友好联系。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回顾了20多年来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的发展历程,他说,中俄两国材料学界的学者及专家通过研讨会增加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双边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研讨会已成为中俄两国冶金材料学界交往和推进科技合作的有效形式。他希望与会代表利用好该平台,围绕先进材料、工艺技术深入探讨,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促进两国工艺技术和先进材料领域的科技发展。
会议期间,俄中两国专家各作了10个大会报告,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两国冶金材料界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周克菘分别作了“矿浆电解工艺技术”和“PS-PVD工艺和应用前景”的报告;俄罗斯的院士V·M·依夫勒夫和L·I·莱昂特耶夫分别作了“铅基记忆合金——制备、构造、特性”和“俄罗斯科学院冶金技术研究最新进展”的报告。与会专家对大会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另外,会上通过墙报形式发表153篇论文,中方28篇,这些论文内容涉及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多种重要材料,如金属材料、核工业材料、化工材料、建筑材料等。
此外,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第十四届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中方提出成立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合作常设工作组的建议,获得通过。并且会议还确定第十四届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于2017年在中国举行。(杨文)
责任编辑:zz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