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需求拖累 银价长期上涨空间有限

2015年10月16日 11:3 305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美国9月非农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引爆美元走跌,加之近期各国宽松苗头再度来袭,贵金属避险需求增加。外盘伦敦金、伦敦银不断上涨,截至截稿日均创下2015年7月以来新高。国内沪金、沪银尽管没有创下阶段性高点,但偏强形态明显。后市来看,年内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利好银价,短期银价或延续强势。但随着银价上涨,机构看多意愿的减弱暗示上涨或难持久。从长周期来看,较强的工业属性也将使得白银受到全球经济放缓拖累,涨势或将受限。
  1、美国经济数据不佳,引爆美元走跌
  近期公布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出现迟缓。具体来看,9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4.2万人,远低于预期的20.1万人。8月数据也从17.3万人下修至13.6万人,创下连续两个月增加不足15万的记录。10月14日晚间美国公布的PPI及零售销售两大数据均表现不佳。其中美国9月PPI环比萎缩0.5%,不及萎缩0.2%的预期;9月核心PPI(不计能源与食品)环比萎缩0.3%,同样不及预期。9月美国零售销售增长接近停滞,环比微增0.1%,不计汽车销售环比下降0.3%,跌幅为年内最大。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下跌0.6%,截至目前运行至93.5附近。美元的50日移动平均线(MA)向下穿过200日MA,两大均线出现“死叉”,为2013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暗示后期继续下跌概率较大。
  10月8日晚间公布的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尽管美联储官员们认为经济前景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美国仍走在年内加息的道路上,但认为威胁经济和通胀的风险因素在增加,因此决定9月暂不加息,以谨慎地等待更多信息,证实经济前景确实没有恶化。9月会议纪要透露的信息与耶伦在9月FOMC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态一致。当时,她强调了对海外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担忧,称这是美联储继续维持近零利率的重要原因。非农数据爆冷及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使得美联储讲话偏鸽派,叠加美元指数走跌,均对银价形成阶段性利好。
  2、全球经济整体放缓,压制对白银实物需求
  9月份,OECD、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多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其中9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至3.3%,低于7月预估的3.4%;OECD于9月16日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由6月的3.1%下调至增长3%,因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及新兴国家经济减速。OECD将中国2015、2016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6.7%和6.5%。制造业方面,全球9月制造业PMI值50.6,前值51.7,预期50.7。自2012年12月以来,全球制造业一直处于扩张状态,但速度继续放缓,创29个月来新低。所有分项指标都出现下滑。就业和投入品价格转向变为收缩,主要是因为全球需求疲软和库存调整。分国别看,当前全球经济表现为美欧偏强中日偏弱的局面。美国和欧元区仍是全球制造业扩张的主驱动力;亚洲整体处于低点,日本和印度扩张速度放缓,其余各国收缩。具体来看,美国制造业扩张回调企稳。美国9月制造业PMI为53.1,前值53.0。9月ISM制造业指数50.2,预期50.6,前值51.1。制造业扩张回调企稳,为13年10月以来的次低;欧元区制造业扩张减速。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为52.0,前值52.3,连续27个月处于扩张状态,但速度放缓。主要受购进价格和产出价格下降影响。但是,新出口订单再次改善,主要受意大利、西班牙和爱尔兰出口拉动;日本制造业扩张放缓。日本8月制造业PMI为51.0,前值51.7。显示日本制造业扩张减速。主要受新出口订单和采购量大幅下降影响。其中,新出口订单是15个月以来首次下降,采购量下降速度为14年4月以来最快的;中国制造业依旧收缩。9月中国财新制造业PMI指数为49.8,高于前值和预期值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荣枯线下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9月CPI同比增1.6%,预期1.8%,前值2.0%;9月PPI同比下跌5.9%,与预期及前值持平,创下连续43个月下滑的记录。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6.8%。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9%。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经济增速的整体放缓放压制对白银的实物需求。
  3、机构看多意愿减弱,银价涨幅难持续
  CFTC10月9日公布的周度报告显示,截至10月6日当周,COMEX白银投机多头头寸为48944张,周环比减少7988张;白银投机空头头寸为98446张,周环比增加11408张;白银投机净空头头寸为49502张,周环比增加19396张。从持仓上看,经历过前期上涨行情后,机构看多意愿有所减弱,净空头持仓有所增加,暗示后期银价涨幅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近期公布的疲软经济数据使得美元指数不断下跌,叠加年内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避险需求增加利好银价,短期银价或延续强势。但随着银价上涨,机构看多意愿的减弱暗示上涨或难持久。从长周期来看,较强的工业属性也将使得白银受到全球经济放缓拖累,涨势或将受限。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