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科研战线的铿锵玫瑰

2015年10月10日 9:41 51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10月8日早上7时,江西省劳模、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东英准时起床,吃完早餐,直奔研究所办公室查看每日工作进展情况。10时,她来到科室,督促工作,指导年轻人解决技术难题。问题解决之后,她随即返回办公室,开始撰写相关技术服务资料。午饭时间过了,她才匆匆赶往食堂。
  进所27年来,陈东英几乎每天都这样忙碌。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还承接了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技术服务,她的工作强度更大了。
  得益于日复一日的努力,陈东英在稀土冶炼领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赣南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稀土王国”美誉。为解决稀土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陈东英带领团队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白天,她一头扎进实验室做试验;晚上,回到办公室进行数据分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由她主导完成的《稀土金属冶炼过程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研究》项目,有效解决了稀土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难题,并在全国推广,整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所里要在寻乌县建设大型冶炼厂。陈东英临危受命,与另一名年轻人搭档。“那段时间,我遇到了最大挑战。”她回忆,大部分时间都在寻乌的施工现场,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当时,小孩才上小学二年级,照顾家里的重任就落到了爱人余传华身上。余传华是医生,经常需要值班。于是,就将小孩带到值班室,父子一起睡医院的高低床。说到这里,陈东英有些哽咽:“愧对孩子。”
  攻克一个个的难关,陈东英创新了稀土冶炼多项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近五年来,陈东英共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获得授权专利8件,其中两项发明专利。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