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铁合金行业产销两旺 (2003-11-05)

2003年11月05日 10:11 11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今年我国铁合金行业产销两旺   --我国铁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专题之一   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5日电 今年以来,在国际和国内钢铁及相关产业市 场的拉动下,国内铁合金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转机。主要表现在需求增加,从而 使供需趋于平衡,铁合金产品价格一升再升,很多铁合金企业开始渐进式地扭亏 为盈。这种局面是近七八年来从未有过的较好形势。   一、铁合金产量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快报,1-8月全国铁合金产量为391.47万吨,比上年 同期增长34.35%,产量增幅创历史新高。除高炉锰铁减产外,其他主要品 种都大幅增长,其中硅铁、中低碳锰铁、碳素铬铁、中低碳铬铁、硅锰合金增幅 较大。预期9-12月当月产量都会达到5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0%以上, 2003年全年产量会达到510万吨左右,比2002年增长24%。   二、进口锰矿、铬矿数量大幅增长,价格上扬   1.1-8月,进口锰矿累计为190.6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 6.8%,增幅创历史新高;累计平均单价为69.09美元/吨,比上年同期 下降2.54%。预期9-12月每月进口锰矿约25万吨左右,平均单价会继 续上涨;预期2003年全年进口锰矿28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0%左右, 累计平均单价为75美元/吨左右,同比增长2%左右。   2.1-8月,进口铬矿累计为112.43万吨,同比增长78.6%, 创历史新高;累计平均单价为23.05美元/吨,同比增长4.76%。预期 9-12月每月进口铬矿约10万吨左右,平均单价会大幅攀升。预期2003 年全年进口铬矿15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0%左右,全年累计平均单价会超 过80美元/吨,同比增长16%以上。   三、国际市场需求强劲,铁合金出口量大幅增长,价格攀升。   据海关快报,1-8月出口铁合金11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 3.4%,创历史新高。1-8月进口铁合金累计101566.87吨,比上 年同期增长91.8%。其中,进口高碳铬铁56129.9吨,比上年同期增 长57.4%,平均单价为405.51美元/吨。进口中低碳铬铁1280 3.58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32.5%;平均单价为663.1美元/吨。 1-8月高碳铬铁、中低碳铬铁进口量都超过同期出口量,这表明我国将成为铬 铁净进口国。1-8月进口高碳锰铁17033.24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 7.4%,平均单价为396.76美元/吨。   四、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需求拉动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铁合金表观消费 量大幅增加,市场价格普遍攀升。   1-8月,国内铁合金表观消费量为283.46万吨,同比增长26.5 5%。按有关资料测算,1-8月国内铁合金表观消费量比实际消费量约多 2.6万吨,总体上供需尚能平衡。其中,碳素锰铁表观消费量约为50.62 万吨,因高炉锰铁产量减少而有所下降;硅锰合金表观消费量约为87.24万 吨、中低碳锰铁表观消费量约10.88万吨、硅铁表观消费量约为89.78 万吨,碳素铬铁表观消费量约为23.23万吨,中低碳铬铁表观消费量约为 5.33万吨,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受需求拉动和进口原燃料、运输价格上涨以及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影响,国 内铁合金市场价格普遍攀升。去年四季度以来,硅铁市场价格不断提高,硅铁是 今年铁合金市场价格上涨比较早、涨幅比较大的主要产品品种之一。虽然5月份 以后受国际市场和国内供贷变化的影响,硅铁市价曾有所下滑,但是,硅铁仍然 是目前市场上的一个亮点,预期后市变化不大。   硅锰、碳锰、高炉锰铁、中低碳锰铁等锰系铁合金价格,一季度稳中有升, 二三季度继续上扬,目前市场仍然坚挺。碳素铬铁、中低碳铬铁也结束了去年的 低谷徘徊,市场价格不断上涨。随着国内不锈钢生产需求激增和进口铬矿的大幅 涨价,预期碳素铬铁、中低碳铬铁后市仍然货紧价扬。钨铁、钼铁、钒铁、金属 硅等其他产品,市场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由于明年乃至2005年我国钢铁产量仍然会是一个增长的趋势,由于整个 世界钢产量到2005年也不会是负增长的趋势。铁合金的需求基本上受制于钢 铁业,因此钢铁业将会给我国铁合金业提供一个很大的市场。(完)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