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14日国内原料市场行情继续上扬 (2003-11-17)

2003年11月17日 8:38 9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11月10-14日国内原料市场行情继续上扬   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17日电 11月10-14日(上周)国内生铁、 铁矿石价格继续稳中有升,废钢价格出现大幅拉升,焦炭及铁合金产品继续保持 坚挺。上周主要原料品种市场变动如下:   生铁:上周国内生铁市场继续稳步上扬。目前山西地区生铁(L10)出厂 价格已升至2150元/吨,山东、河北地区生铁出厂价格多在2250-23 00元/吨,均较前期上涨100元/吨左右。随着河北地区几家较大的炼铁厂 相继上了炼钢项目,不但生铁停止外销,而且还需外购一部分资源才能满足生产 的需要,致使华北地区生铁供应形势愈趋紧张。受此影响,华东地区生铁价格也 是屡创新高,目前钢厂的生铁平均采购到厂价已逼近2300元/吨,江西地区 部分钢厂的采购价格甚至已突破2400元/吨。西南生铁市场继续大幅补涨, 其中云南生铁出厂价格已升至2100-2150元/吨,较前期上涨200元 /吨。由于周边地区几家主导钢厂的采购价格偏低,西南地区部分铁厂已开始适 当囤货。就整体而言,尽管生铁市场短线可能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离峰价已 经不远。由于目前国内生铁价格略高于国际市场,华东地区不少钢厂已开始积极 组织进口资源,这将有限缓解国内市场的紧张局势。此外,随着近期国内螺纹钢 价格冲高回落,市场需求减弱,生铁的升势也将受到抑制,预计后市将以高位震 荡整理为主。   铁合金:上周国内主要铁合金产品继续保持坚挺。受钼精矿资源紧张的影 响,上周国内钼铁价格继续稳步回升,目前东北地区钼铁(Mo60)成交价已 攀至82000元/吨,较月初上涨2000元/吨左右。尽管国际钒铁价格持 续走软,但在五氧化二钒涨势的支撑下,国内钒铁(V50)成交价仍维持在6 3000元/吨左右,市场资源略显紧张。在其它品种中,硅铁继续整固蓄势, 目前西北产硅铁(72#)出厂价多在4500元/吨左右,钢厂采购到厂价在 4650-4700元/吨;锰系合金稳中有升,其中硅锰(FeMn65Si 17)及中碳锰铁(FeMn78C1.5)的平均价格已达到4700元/吨 和6500元/吨,高碳锰铁(65#)价格在4400-4500元/吨;铬 系合金高位持稳,其中高碳铬铁(Cr50)和微碳铬铁(C0.06)的平均 价格分别为5600元/吨和8000元/吨。   焦炭:上周国内焦炭市场基本保持平稳。目前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的出厂价 格仍保持在850元/吨左右,钢厂采购到厂价多在1050-1100元/ 吨。随着国内铁矿资源紧张,入炉品位降低,许多钢厂为了确保钢材质量的稳 定,都加大了优质冶金焦的用量。加上近期国内主焦煤价格大幅走高,以山焦为 首的一些重点焦化企业再度上调了焦炭出厂价格,幅度在100元/吨左右。此 外,随着铁路运力吃紧,南方部分钢厂的焦炭库存开始告急,焦炭采购价格较前 期上涨了20-30元/吨。不过总得来看,眼下国内焦炭市场的供需形势还是 相对平稳,后市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废钢:上周国内废钢市场继续保持强劲的升势。经历月初的试探性调整后, 沙钢在近期连续两次大幅拉升废钢收购价格,幅度都高达150元/吨,重废价 格已升至2040元/吨左右。除了上海地区外,包括山东、浙江在内的周边地 区钢厂纷纷跟涨,平均涨幅都在100元/吨以上,华东地区的重废平均价格已 突破1900元/吨。中南及北方地区波动较小,重废价格多在1750-18 20元/吨。虽然目前钢厂的废钢库存量都不低,象宝钢、沙钢等消耗大户的储 量都在1个月之上,但随着冬季回收难度的增大,加上水陆运输都较为紧张,钢 厂国内采购的压力还是较大的。在国际市场持续高涨的形势下,预计近期国内废 钢价格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铁矿石:上周国内铁矿石市场维持强势整理的格局。目前河北、山东地区的 铁精粉(66%品位)出厂价高达720-750元/吨,部分钢厂的采购到厂 价已逼近800元/吨。辽宁地区铁精粉的出厂价格虽仍保持在500元/吨左 右,但由于运力吃紧,出省资源正日趋减少。在进口方面,随着近期海运费的冲 高回落,部分进口矿价格已出现滞涨甚至回调的迹象。至上周末,巴西至中国航 线的运费已降至30.090美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685美元/吨;西 澳至中国航线的运费收于17.128美元/吨,下跌1.205美元/吨。 (完)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