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铝市周评:11月10日-14日伦敦震荡走高 国内窄幅波动 (2003-11-17)
2003年11月17日 9:20
69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新华评论】新华铝市周评:11月10日-14日伦敦震荡走高 国内窄幅波动
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17日电 上周,美国没有公布太多的对资本及商品市场
有影响的经济数据。美元继续贬值,美兑日元在108附近挣扎,欧元上涨到了
118.4附近。美国三大股指在高位震荡。基本金属市场在近几年的高位附近走出
震荡行情。LME三月铝价在上周三度上摸1530阻力,并在周末创下1539新高。国
内铝市则陷入窄幅波动之中。
LME三月铝周一平开于1511,至周二一直维持在1490-1511之间窄幅整理,周
三上涨至1533的高位,周四达到1534,周五创下1539近期新,最后收在1532。比
前周上涨22美元。持仓增加8334手,达到453237手;库存在前三天小幅下降之
后,周末大幅增加,最后报1377800吨,全周增加6975吨。
国内铝全周处于极窄的区间内波动。中铝三大市场的现货报价周一至周四一
直维持在16400和16500两个价位,由于与期价的价差扩大,周五分别下降为
16200、16250和16150。比前周末下跌200元。上海期货全周波动幅度有限,成交
大幅萎缩、持仓整体下降。全周总成交122706手,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持仓由前
周的158094手下降到147662手,下降10432手。0404合约周一开在15900,最低
15500,此后四天价位都在此区间内波动,周五收在15640,比前周下跌170点,
全周波动范围仅400点。
上周的基本面消息相对平静。美国在前周末公布了极为利好的就业数据后,
上周四公布的截至11月8日一周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数据。数据显示失业人数较
前一周增加13,000人,达到366,000人,但四周的平均失业申请人数还是下降了
6,000人,为375,250人,为2001年3月经济开始衰退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公布
的9月份贸易逆差达到413亿美元,与8月份的395亿美元接近。市场对上述数据的
反应是就业形势继续好转,贸易逆差较为稳定,进口增加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好
转。但金属的价格对此的反应不大。
不过铝现货市场的好坏消息均有但总体偏好。1、欧洲现货铝市升水继续走
高。优质铝锭升水已经从7月份的10美元左右上涨到上周三的40/45美元。中国港
口的氧化铝到岸价从9月底的每吨300美元左右上涨到了360美元。2、日本2003年
10月底各港口铝库存口铝库存从上月的28.68万吨下降为26.88万吨。但现货升水
依然处于年内最低的水平,维持在52-53美元。3、产量的报道则有增有减。按年
率计算,美国10月份原铝产量为2,643,683吨,较去年下降4.5%,较9月份下降
0.3%。1-10月份,产量达到2,268,230吨,同比增长1.6%。
从盘面看,LME铝市在前周增仓的基础上,上周一度小幅减仓但周后期持仓
再度增加,库存在一度小幅下降后再度大幅增加,表明多空双方争夺激烈,高位
区间震荡的格局还没有被有效打破。不过现货贴水有所减小,对多方有利。由于
LME没有形成有效突破,国内铝市开始大幅减仓,多头开始有退场的意图。
从技术角度看,LME铝日图部分指标在向下调整,5日、10日均线开始纠缠,
但总体强势盘整格局没变。日K线组合在高点附近形成了两阳夹一阴的向上组
合,有向上突破的迹象。周图技术指标完好,K线呈旗型组合,5周均线支撑有
效,上升趋势没变。上海0404铝,日指标正在调整之中,周指标依然支撑上涨,
20日和5周均线提供了一定支撑。
操作上,铝市的中长期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铜在2100、铝在1530的阻力还
没有有效突破,而且部分投资者开始出现金属涨幅已经过大的思维,若一旦有利
空消息出现,可能导致价位的快速回调。国内市场上,铜铝价格都有走软的倾
向,但由于LME铝价有向上突破的迹象,建议多单可适当持有,但不宜追高。若
不能成功突破,多单应减仓。(以上分析 仅供参考)
新华社环球财经资讯 金石
2003年11月17日
电话:010-6307-3951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