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维持低位震荡 做多时机尚需等待
2015年07月03日 11:0 254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期货
6月基本金属市场延续5月弱势,虽然市场未出现大的利空消息,但希腊债务问题悬而不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内需表现不足,令市场情绪难以得到改善。6月基本金属下跌走势较为顺畅,其中铜、铝和锌领跌市场,铅和镍在下跌后表现出低位企稳迹象。总体上看,随着国内经济表现出筑底企稳迹象,基本金属市场或表现出低位震荡走势,但做多时机还需要等待。
铜采购意愿或上升 市场等待需求回暖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铜的需求支撑不再。从供应方面看,随着铜价走低,冶炼厂生产积极性降低,1~5月份平均产量61.7万吨,较去年高峰时83.3万吨减产超过20万吨,但由于需求不足,减产未能起到挺价的作用。LME库存铜库存基本持稳在30万吨上方,而上期所显性库存则由4月高位下降了一半至12.5万吨,市场期待的库存转移现象没有出现。溢价方面也反映出相似的信息,保税区铜库存溢价持续下滑,已降至60美元/吨的历史次低水平,国内期现市场表现脱节是铜价未能持续反弹的主要原因。较为乐观的消息是,随着铜价下跌,精铜对废铜的替代需求将上升,国内精铜与废铜价差较5月有显著下滑,目前已处于区间下沿,对精铜价格的支撑作用将显现。因此,随着国内冶炼厂减产及精铜与废铜价差收窄,下游企业的采购意愿将可能上升,铜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已较小,但能否反弹还有待于需求端的回暖。
影响铝价的几个因素没有明显变化。一方面,国内原铝产量继续维持高速增长,2015年5月中国电解铝产量266.8万吨,同比增长34.3%,大幅超出同期需求增幅,房地产销售虽然回暖,但持续性还有待观察,而且按照建筑周期,从销售传导至施工还有待时日。另一方面,冶炼企业成本继续下移,氧化铝现货价格较5月低普遍下降100元/吨,而动力煤价格也未能止住跌势。此外,随着库存融资收益下降和美联储加息时点临近,LME铝库存继续流向市场,冲击铝现货溢价,市场普遍预计将出炉的日本三季度铝现货升水将进一步降至100美元/吨附近,低于5月中旬的150美元/吨水平。因此,虽然期铝价格较5月初已下跌了近1000元/吨,消化了成本下降的影响,但能否企稳还取决于供应增速的放缓和需求端的改善,沪铝大概率可能在12500元/吨附近维持震荡走势。
锌价未受到基本面支撑
5月以来,锌价领跌基本金属,技术面弱势尽显。由于海外大型矿山关闭以及国内环保从严,市场普遍认可未来锌精矿市场将转向短缺,但短缺具体在何时发生存在较大争议。目前来看,至少海外锌精矿供应并不短缺。从数据上看,1-5月份,国内锌精矿产量累计同比降低11.09%,但锌精矿进口量维持高速增长,弥补了国内精矿产量下滑的缺口,市场还感受不到供应端短缺的约束。需求方面,电镀市场维持稳步增长,1-5月份国内镀层板(带)产量累计增长7.64%,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镀层板库存虽有所增加,但增幅并不高,且从3月份开始库存也在逐渐消化,因此,主要利空因素还在于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担忧,锌市基本面总体维持平稳。不过,由于锌价表现较弱,15500元/吨一线能否实现企稳还有待观察。
镍价下方有支撑 反弹有赖补库需求
近两个月来,镍价在12500美元/吨一线获得明显支撑,但反弹动力仍不充足。自年初以来,保税区电解镍现货溢价持续攀升,从15美元/吨一路升至200美元/吨,市场上电解镍货源较为紧张,但这或许源自沪镍上市后的注册仓单需求,而不是下游需求推动的。从港口库存看,近几个月港口镍矿库存维持在1800万吨左右,库存丝毫不见被消化的迹象,而LME库存仍处于稳步上升中,市场期盼已久的国内补库需求未见出现,未来镍价要实现反弹,国内需求启动是关键。从价格走势看,近期伦镍在12500美元/吨附近三次获得支撑,阶段性底部或已出现,镍价整体易涨难跌,但若要实现筑底反弹,还需要国内补库需求的启动。操作上,关注伦镍在12500美元/吨支撑,对应沪镍在95000/吨附近,做多时机需要等待。
整体宏观氛围改善
综合来看,基本金属市场面临的宏观氛围有所改善,美联储承诺缓慢加息,将减轻利率上升对市场的冲击,美元或转入震荡走势并利好基本金属表现。国内经济出现弱势企稳迹象,市场采购需求隐现,但还不能成为支撑基本金属反弹的主动力,市场还需观察经济筑底的更多信号,预计整个基本金属市场将维持低位震荡走势。
cu1509合约前期中线空单可获利了结,等待国内需求回暖信号,操作上以短线多单参与为主,观察41000元/吨一线支撑。al1509合约12600元/吨上方存在成本支撑,短多参与为主。zn1509合约15500元/吨上方能否实现企稳还有待观察,暂短线参与为主。ni1509合约阶段性底部或已出现,关注伦镍在12500美元/吨支撑,对应沪镍95000元/吨附近,暂短线参与,做多时机需要等待。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