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周评:铜市场中期调整趋于强势 (2003-12-01)
2003年12月01日 15:45
81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新华评论】新华周评:铜市场中期调整趋于强势
新华社信息北京12月1日电 上周(11月24-28日)LME三月铜价格受1950美元
处的技术支持止跌企稳,在经过小幅攀升构筑起较为稳定的底部区域后,于周四展
开强劲反弹,铜价向上突破2000~36美元区域,重新回到强势调整区域2036~100美
元内部运行。这样,前期铜价面临大幅下挫的危险局面得到改变,市场转而进行强
势调整。
导致LME三月铜价格能够止跌企稳的因素较多,这其中有宏观基本面、技术
面、市场交易机制方面和基金操作方面等诸多因素。宏观基本面上,美国第三季度
GDP修正值由7.2%向上调整升到8.2%,好于市场的预期;美国10月耐用品订单增
长3.3%,为15个月来的最快增长速度;美国谘商会11月消费信心上升至91.7,涨幅
超过预期;褐皮书称美国制造出现反弹的迹象,劳工市场稳定,美国经济出现较为
全面的改善。这一切都表明美国经济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对铜价形成支持作用。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美国GDP第三季度修正值高达8.2%,若是美国能保持这
样的GDP增长速度或是以更高的速度持续运行,铜市场才可能持续走强。可这可能
吗?从历史的经验看,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小的。况且欧、日经济还没有这么好。因
此,尽管近期数据总体利好,美国制造业开始持续的复苏态势,但现在也只能支持
铜市场进行强势调整,是否能支持铜市场恢复中长期上升趋势,则有待观察。
在技术面上以中期的视点来分析,目前LME三月铜的市场走势没有什么根本性
变化,调整仍然是当前铜市场的主题。改变的只是调整形式——市场已由面临深幅
调整的危险局面转变为进行强势调整的向好局面。未来,国际铜价依然可能进行较
大的波动,但短期内较难改变调整的总体格局。值得说明的是,在强势调整的情况
下,LME三月铜有可能向上突破前期高点,有效突破的可能性较小,即使是有效的
突破,再次回试前期高点的机会也是很大的。
我们注意到,铜价的止跌企稳及强劲反弹是在comex铜11月合约最后交易日过
后,并利用美国感恩节假期的机会进行带有”投机性”的偷袭。随着铜价的上涨,
LME铜持仓在不断地下降,铜价强劲反弹的主要动力来自空头平仓盘,通常这样的
上涨方式意味着市场的涨势不太可能持久,由此可以预期调整行情预期仍将继续下
去。从中长期视角看,基金减仓既为了减小自身面临的巨大压力,也为了在年底前
将浮动盈利转为实际利润,可不管怎么样,其净多持仓状态是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的。基金在进行适当减仓和移仓的过程中,减仓行为引发铜市场出现调整行情,移
仓行为则导致铜市场的远期贴水不断扩大。从中长期视角度出发,这一过程应该再
持续一段时间,至少会持续到今年年末。在此过程中,基金的减仓力度将决定铜市
场的中期调整方式。
在上述背景下,可以这样看待本周(12月1-5日)LME三月铜的市场走势:调整
依然是市场的主旋律,只是调整方式趋向于较为强劲的一面。另外,调整行情中的
某些意外因素可能会对铜价走势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营铜
公司的安迪纳铜矿工人有关薪酬方案的谈判进展情况,可能会对国际铜市场价格走
势产生一定影响,值得关注。
附LME三月铜上周(11月24-28日)交易数据
-----------------------------------------------------------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涨跌 成交量 持仓/增减 库存/增减
-----------------------------------------------------------
1981 2070 1962 2070 +96.5 312907 237725/-4659 466900/-16050
-----------------------------------------------------------
新华社环球财经 张世彤 2003年12月1日
电话:010-6307.6605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