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制铝离子电池 钻透电池也不会着火很安全

2015年04月11日 14:51 47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在线发表了该校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鲁兵安副教授等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快速充放电铝离子电池》。《自然》杂志认为该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可充电铝离子液体电池,这有望为国际电池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我们研发了一种可充电的铝电池,它可以取代现有的存储设备,例如对环境有害的碱性电池,或者有着火风险的锂离子电池。”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戴宏杰(HongjieDai)这样说道。“我们研发的最新电池不会着火,哪怕你钻透电池。”鲁兵安说,过去使用锂电池的手机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充电量,铝电池只需1分钟即可完成。今后,铝电池充电1小时,手机使用3、4天将不再是假想。
  戴和他的同事的这项创新性铝离子电池研究被发表在4月6日的期刊《自然》上。铝成本低,可燃性低,且具有高电荷存储能力,因此一直是用作电池颇具吸引力的材料。在过去几十年,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发商业可行的铝离子电池,却一直以失败告终。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便是找到在经历了反复充电和放电后仍能够产生足够电压的材料。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