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市场展望:经济向好引导商品期货走牛(2003.12.17)

2003年12月17日 13:28 9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2004年市场展望:经济向好引导商品期货走牛 2003-12-17 中国金属集团网 2003年,国际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了多年未遇的大牛市行情,大连、上海、郑州国内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行情异常火爆,成交量刷新了1995年创下的10万多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04年商品期货牛市能否持续?本版将从今日起就此进行前瞻性分析。 2003年,作为大宗生产资料和基础原材料的大豆、小麦、铜铝、天胶等国内主要商品期货品种,均走出了多年不遇的大牛市行情。商品期货市场的普涨,充分反映2003年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新轨道的现实。而中国经济未来运行方向和节奏,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内商品期货2004年的表现。 经济快速增长奠定牛市基础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8.5%,市场普遍预期这种增长势头在2004年仍将持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家基本建设和民间投资加快,也正是如此,才导致一些基础商品出现紧缺。长期以来,一些大宗商品、基础原材料和部分能源产品,因为通货紧缩、国家计划控制、劳动力成本低等原因,价值被整个社会生产所低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拐点出现后,这些商品供应因为生产能力无法迅速恢复而难以满足需求。而国内供应的短缺,也影响到国际市场,并带动国际同类基础商品价格飙升。 这次基础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与1993年通货膨胀背景下商品价格大涨情况不同,这从国内2003年消费价格指数平滑回升可见一斑。也就是说,2003年基础商品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加工产品与基础原材料产品比价结构性调整。因此,基础商品价格上涨在2003年和可预见的2004年,具有合理性和持续性特点。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消费品市场预测”报告指出,2004年国内物价将继续上升。由于我国粮食持续减产,粮食短缺将在2005年达到高峰。在未来两年内,粮食价格将会持续小幅上涨。 同时,有关方面也认为,当前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内在机制已形成:一是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投资、消费需求增加,导致社会总需求进一步扩大,需求增长带动价格上涨成为主流;二是政府导向对价格上涨起推动作用,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等长期支撑投资、消费增长;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服务性消费和能源价格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