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 面临回调压力 (2003.12.18)

2003年12月18日 11:4 9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沪铜 面临回调压力 LME铜价近期维持强劲上涨态势,前期密集盘整区已被突破,短期内铜价存在惯性上涨的可能。但由于在前期铜价的大幅上涨过程中,市场上并未出现较为完整的调整行情,中长期技术指标存在一定的超买现象,因此铜价再次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似乎不符合LME铜的走势特征,这为后市铜价下跌埋下了伏笔。同时,国内沪铜的上涨愿望也不强烈,期价受前期高点阻力区压制较大,盘面上铜价高开低走的现象较为明显。后期如果外盘铜价出现调整,那么沪铜随其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全球铜市的供求状况得到改善,铜价再次大幅上涨阻力较大。2003年全球铜供需状况比2002年有所缓和,国际铜研究小组近期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2003年上半年全球精铜供应缺口达到了27.1万吨,而去年同期则为过剩21.9万吨,供应量与需求量的绝对变化量达到了49万吨,这表明全球铜需求呈逐步扩大趋势,并直接导致前期国际铜价大幅上涨。但随着铜价的攀升,供求关系失衡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英国商品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铜冶炼产量将达到1114.8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2.8%。而BME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过剩的铜矿产能高达85万吨,若以3.5%的年需求增长速度来计算,这部分过剩的产能需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被市场消化。而实际情况是,全球铜矿生产能力仍以每年3%~3.5%的速度增长。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精铜生产将逐步满足消费需求,这对铜价的上涨将形成压力。 消费方面,2003年上半年中国是全球铜消费市场中的唯一亮点。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基础产业、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对铜的需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今年年底这一需求增长的势头有所缓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央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国家对房地产进行了整顿。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举措令火热的资金依赖型行业、房地产业以及汽车业降温,从而导致市场对铜、铝及钢材的需求增长减缓。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的铜消费大国美国,其对铜的消费仍未有太大的起色。由此可以看出,在增产压力下,铜供求关系在短期内将倾向于供过于求。 (东华期货技术部:025-84208666-1823、1826)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