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缘何滞涨?内外盘均面临压力(2003.12.23)
2003年12月23日 10:6
55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沪铜缘何滞涨?内外盘均面临压力
中国金属集团网
沪铜缘何滞涨?内外盘均面临压力
周一,沪铜没有因LME及COMEX铜价上日收高而大幅上涨,相反高开低走,尾盘普遍收在当天最低点或次低点,交易清淡,持仓缩减。盘面表明,近期沪铜滞涨特征明显。
今年第四季度,特别是今年12月份以来,国际金属市场如LME及COMEX铜价纷纷创出6年来的最高,但国内铜价明显滞涨。以上海三月期铜为例,今年12月19日,LME场外铜价创出新高2250美元/吨,而沪铜主力406合约一直没有刷新11月6日来的高点22600元/吨。另外,沪铜对LME三月铜升水最近一个多月里持续下降。11月5日,沪铜0406与LME三月铜收盘比价为10.65,11月20日两者收盘比价为10.51,12月18日降至10.04,CU0407与LME三月铜的收盘比价为10.12。由此看出,沪铜相比LME铜价上涨乏力。现货市场上,12月上旬至今,期现价差拉大约30-80元/吨,说明国内现货铜价滞涨更为突出。如下表。
汇率预期影响国内铜价
今年以来铜价快速上涨,美元贬值作用功不可没。美元贬值导致了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扶摇直上,由此看出汇率因素对商品尤其是金属价格的影响力。同样,今年人民币潜在的升值预期对沪铜及国内现货铜价构成无形压力。说到人民币升值,不能不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及其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预计今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经常项目是反映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状况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收益和资金单方面转移等项目。近年来,中国在对美贸易的许多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今年有望突破1300亿美元),巨额贸易顺差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不悦,美国财政部长要求中国让市场规律来决定人民币的币值,甚至传出对华贸易逆差威胁论。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直是笼罩在国内商品市场挥之不去的阴影,其中最明显反映为国内铜价对国际铜价升水下降。
进口铜即将到港
一些业界人士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甚至春节之前就将有约20万吨铜抵达上海港,并且10万吨进口铜已经在运输途中。该消息在心理上一直对国内铜价产生利空影响。另外,尽管我国用铜需求一直保持强劲,但临近年关,银行清理贷款,需要回笼资金,另外部分投机商或机构投资者年终需要撤出资金或做市兴趣下降,导致做多动能衰竭。
国际铜价承受压力
国际铜价自今年11月21探底企稳之后,一直保持上涨,并连续创出新高,日前技术性超买日渐增强,追高风险较大。另外LME、COMEX、SHFE三大交易所库存不断下降,最近已经降至83.72万吨,接近智利国营铜公司Codelco释放库存的水平(80万吨)。智利矿业部长最近表示,如果全球库存水平继续以目前速度下滑,智利国营铜公司Codelco可能在四五周后释出部分铜库存(预留20万吨)。
2000-2002年间,由于工业需求低迷,铜价创出十几年低点,世界铜矿纷纷减产限产。但今年以来铜价持续上涨,加之世界经济良好的增长预期,刺激铜矿竞相复产。市场预计,过去停产的75万吨产能已有约33万吨产能恢复生产,另外余下的42万吨产能也即将部分恢复生产。
国内铜企可能减产
国内铜价滞涨,加之最近国内电力供应紧张,煤炭价格节节上涨,国内冶炼企业成本攀升。由于进口铜精矿的加工费用过低,今年国际国内铜价上涨并没有为国内铜加工企业带来利润,相反甚至可能出现亏损。鉴于能源供应紧张和亏损的双重压力,近期国内几家大的铜生产商决意于明年联合减产。
笔者认为,无论技术上还是基本面,近期铜价具有向下调整的可能,估计沪铜向下空间为1000-1500元/吨,但长线继续看涨。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