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古滇文化·江川青铜手工艺人的困难坚守
2013年12月23日 9:32 1051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器
在杨建坤的铜器成品展示厅内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铜器产品琳琅满目,有仿照李家山文物的铜器,也有具有云南特色的斑铜、古铜系列产品,而最热销的是他们今年开发的电磁炉铜茶壶。
“以往的铜茶壶是没有办法在电磁炉上使用的,但是我们经过改进和技术创新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为顾客提供了方便,价格也不贵,所以很受欢迎。”
和普通的家庭作坊相比,杨建坤的工厂算是盈利和市场都比较广阔的中型企业了,但是依然面临着市场过于狭窄的困境。“我们公司也好,江川的其它青铜企业也好,目前的市场都还停留在省内的一些需求,没有真正的走回去。订单虽然多,但是我们依然没有办法实现批量化的大规模生产,我们的产品还没有在外地形成名气,所以需求依然很少。”
同为青铜企业老板的杨邵华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杨绍华是江川的首位“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目前经营着江川铜器工艺品厂,主要以生产大型铜器雕塑为主。
杨绍华介绍说,虽然他的公司还是会收到一些国外订单,但是市场还是主要以国内为主。“江川的铜器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缺乏一定的市场规模和机制,创新能力不够,工艺设计人才也很缺乏,缺乏一些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拓宽销路。”
政府出力共谋出路
李家山出土的数千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物蜚声海内外,形成了江川悠久的青铜文化产业,促进了江川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江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龚桂存介绍,根据江川县目前青铜产业的发展困境,县委县政府已经开始在着手规划青铜产业的建设。希望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城市建设等结合,加快青铜文化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
“江川的青铜产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我们正在努力整合提升青铜产业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力争到2015年,青铜文化产业产值达3亿元上,建设江川非物质文化展示区——江川青铜文化产业展示区一个,培养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一批设计人才。”
除了产业建设的大力规划,江川县很早就提出了把古滇文化、青铜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线,举办了“开渔节”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助推青铜产业的宣传,让江川青铜真正的走出去。
“我们希望江川的古滇文化能够延续,也希望青铜产业能够持续发展,真正的成为世界的青铜之乡。”龚桂存说。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