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铜雕王”杨俊光:以铜为镜昭未来

2013年03月26日 8:59 67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和平的旋律
和平的旋律

杨俊光
杨俊光


  徜徉于北京西郊红山口脚下的国防大学校园里,但见风景这边独好——基本系将校指挥员宿舍大楼两边矗立的大型铜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学大楼中央大厅悬挂的铜蚀壁画《孙子兵法十三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贵宾厅墙壁上镶嵌的铜雕《孙子兵法长卷图》,大气磅礴,古朴逼真……这些大型铜雕壁画均出自国防大学摄影干事杨俊光之手。
  1991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的杨俊光,被分配到国防大学工作。
  当时,国防大学正在筹建校史馆。他想,作为诞生于1927年的国防大学,有着深厚的军事理论底蕴,用国画类作品装点环境很难表达其厚重感。于是,他想到了大型铜雕,决定先打造一幅有关《孙子兵法》的铜蚀壁画。
  他研读了一些兵书,经过1个多月的苦战,终于以高度凝练的笔法,将《孙子兵法》中的13篇内容形象逼真地展示在长42米、高3米的壁画中。为体现时代气息和立体感,杨俊光选用了平面与凸凹相结合的造型——着色运用铜色,人物和战车用彩灰色,显得古朴、典雅,尤有出土文物之神采,使其与校史馆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1993年,军委首长视察校史馆,称赞这套大型铜蚀壁画大气典雅。此后,这套作品复制后,被悬挂在国防部宴会厅墙壁上,同时还复制成小型礼品,伴随军委领导漂洋过海,赠予美国国防大学。
  1998年,国防大学教学楼落成,其中,学术报告厅旁的休息室是接待中外贵宾的地方。为体现国防大学浓郁的兵学味,杨俊光又设计出了大型铜雕《马踏飞燕》。该铜雕画中的人物、战马和铜车等均以简约和抽象的线条进行勾勒,连车上的顶棚也简约成战剑,仿佛直插敌军心脏。整个画面着浅灰色铁粉,如穿越2000多年历史时空的古物,将古代将士文武双全、浴血奋战的场面呈现于现代军事家的眼前。在铜雕背后,还刻有千古传诵不衰的孙子兵言:“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字均为篆书,再镀以铜色,放射着智慧的光芒。
  值得一提的还有,整个《马踏飞燕》的衬景是紫红色的花梨木,对应的墙面是用铜雕锻造的中华四神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些都与铜雕本身浑然一体。著名文艺评论家余秋雨来此讲学时,在休息厅看到铜雕《马踏飞燕》时高兴地称赞:“这幅作品令全场充满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浓郁气息。”
  记者曾问杨俊光,为何喜欢用铜质品做雕塑,他说因为以铜为镜可昭示未来,而且铜色具有强烈的厚重感。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杨俊光的铜雕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即:构图讲究,精当得体,线条简洁,疏密浓淡相宜,抽象与写实结合。其大多数作品以古喻今,以物示情。
  杨俊光有着深厚的光与影的技术基础,使其铜雕的艺术作品彰显着厚实的美术理论功底。他的构图错落有致,磅礴大气,充满和谐之美。一些学员动情地说:“看了杨俊光的铜雕,心中的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也兴奋地称赞道:“杨俊光的铜雕作品,一改过去的老套路,新颖大胆,主题深刻,令人欣喜!”

我是大帅 比大师少一横·铜雕壁画家“北安”专访实录

视频:我是大帅  我比大师少一横·铜雕壁画家“北安”安建达专访实录

 初探铜陵铜工艺品市场——金蜗牛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随访实录

铜雕巾帼黄世芳·重振中国金属艺术之光(图文视频)

铜陵非遗传承人陈安民:“锻铜” 如禅

西藏日喀则“孜东铜器”的传承之路

新疆叶城铜匠世家:拿起爷爷的“乃山丁”

铜咨询频道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