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帅 比大师少一横·铜雕壁画家“北安”专访实录
“塑形铸魂_金属艺术家访谈录”系列报道
2013年03月22日 11:3 1065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赏鉴频道讯 分类: 铜器
记者:现在国家也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金属工艺品这个领域,您认为金属的浮雕壁画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我们目前的产业规模已有多大了?
安建达:发展空间肯定是非常的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人们对环境文化的追求或者欣赏、接受现在远远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饱和,可以说是刚上了第一第二个台阶而已。这跟全民的文化大环境是有关的,只是万里长征刚走了一小步而已,对它的前景肯定是巨大的。目前来说现在我们这个铜雕壁画行业确实是不太规范, 从美术的角度它又隶属于雕塑又隶属于壁画,另外一些作坊小厂过多。我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主要里面内涵的意思是如果做这个行业首先要端正自己的位置,每一件作品出来的时候要对得起环境对得起客户,否则不但破坏自己的名声,实际上也把整个大行业完全破坏掉了,对整个发展是不利的。
记者:现在铜浮雕壁画主要还是在公共场所,您觉得今后它会大量走入我们老百姓寻常百姓家么?
安建达:这是肯定可以的,但是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主张要做小的装饰。也就是说因为在家居室内,铜雕的颜色比较重,金属质感比较强烈,会给某些环境带来一定的压迫感,作为家居来讲我认为主要是小的装饰品。从建筑风水来说,铜雕在家居环境里也能起到心理暗示作用,也就是最早风水里说的辟邪旺财的作用。我觉得这是有一定的前景的。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在每一次创作时都会带着创作组进行采风先做一些了解,也知道您非常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创作中的注入,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创作前的采风和对传统文化您是怎么来运用和发展的?
安建达:我比较反对来了设计任务后,就上网上电脑查,查完之后就直接拼凑。我比较反对这种做法,虽然这样的速度比较快。我们采用的形式是相对比较传统的。举个例子,给中石油西安长庆油田的创作过程之中,我们查阅的资料就几乎达到两人高,把所有长庆油田的概念,长庆油田的精神,长庆油田的历史、油田在社会里发展的作用…了解的都非常详细,在这个过程中融会贯通油田的精神之后才创作的。再举个例子,西北工业大学,它是航天航空航海所谓三航教育,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嫦娥奔月,羽人飞天,秦高游海,这三个寓意的概念去设计,充分的调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结合。
记者:我们看到民间采风您已经去过渭南等地方,能给我们简要举例介绍您去过了哪些民间地区采风来吸取民间文化的精髓?
安建达:民间文化,我认为,有些时候会跟传统文化有一些混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民间文化说白了就是没有美术功底的老百姓为了生活的快乐,用身边最简单的东西,自己创作出来或者说自己做出来让自己快乐的一些作品,比如说窗花、泥塑等等。也是比较巧合,最早的时候我在西安呆过一段时间,所以我在西安渭南、凤翔等等这些地方走了很多,看到了当地的比如说凤翔的泥塑、一些剪纸的概念,我感觉到非常漂亮,非常的好,之后我就在这方面比较注意也比较用心去搜集。最近我又去了一趟山东的高密,咱们莫言的故乡。高密的泥塑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能真正的贴近泥土,对于创作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记者:能给我们介绍一两件您最喜爱的代表性作品么?
安建达:这个是中国第十二届艺术博览会我的作品“寻梦民间”中的一个“秦”,秦是秦朝的秦,也是一个获金奖的作品,当时我很长时间在陕西采风,用了一个篆书秦朝的秦字,陕西也曾经被称为秦,中间这个部分是一个老虎布艺的头,当时我在想什么能代表陕西的概念,想了很多宏伟的东西,都觉得放在这里面不合适,有一天在路边看到这个老太太卖老虎布艺的帽子,突然感觉它实际上是最民间的也是最能体现这个民间概念的,虽然是身边耳熟能详的,但却是最典型的一个代表。放在这以后效果确实不错。(见图)
这也是我在陕西时经过一些民间采风受到启发,突发灵感。陕西有一种玩具,双头驴,前面是驴头后面也是驴头,老百姓的寓意是走出去还能再回来,是说无论你离家多远,最终还是落叶归根的一个中国传统的理念。根据这个我做了抽象的驴头,这边是一个驴头,后边也是一个驴头,把整个民间的概念体现出来。(见图)
记者:作为艺术创作设计者苦恼的事经常是与主办方的协调与沟通,您是怎么协调好又使自己的设计主题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呢?
安建达:首先还像我最早说的,艺术创作或者说咱们雕塑的创作,分为两种,一个是环境雕塑的创作,一个是架上雕塑创作。环境雕塑创作是一定要有环境的执行者或环境的决策者的意见参与进来的。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从某个意义上可以说万里长城也是中国的一个大型雕塑,它是统治阶级当时意念的一个反映,不能说创作者想创作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当然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可以说异曲同工吧。第二个才是架上雕塑,它能够多多的融入创作者自己的意念。所以说既然环境雕塑要融入客户、甲方人员的思想概念,从创作者自己的心态来说就要摆平位置。另外还有一个从心态上要摆平的就是,创作者自己只是对艺术的规律或者是艺术的制作懂行或者说是内行、是行家,但是你对人家的环境文化、人家的企业文化,人家的职业,肯定没有人家了解的多,所以你要多听人家的意见。举个例子,法律文化,给法院去创作法律文化元素,法院的法官一生都在做法律文化的研究,他的基础常识也都要比你强的多,在这个前提下多听对方的,而融入对方的意见是一个心态上的选择。
现在过多的创作者,个人觉得过于牛气,我不认为学了多年有了美术专业知识就可以成为“大师”了,我觉得“大师”的称号应该是很少很少人能够真正驾驭或者是得到的,您刚才最早的时候说我的外号叫“大帅”么,“大帅”不是帅的意思也不是领导者的意思,而是比“大师”少一横、少一点,就是永远少一点,他才最多能称为“大帅”就不错了。
记者:我其实一直很好奇,“大帅”的名字是您自称还是大家称您为“大帅”的?
安建达:原来有人叫我“大师”,实际上是一种开玩笑或者是一种恭维或者是对你的一种表扬吧,但是我坚持是“大师”多了一点,还不如叫我“大帅”呢!另外刚才您说的“北安”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北方我的名气更大一些或者做的作品更多一些而已。
记者:那么您能给我们再介绍几位现在国内范围内现代铜雕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么?
安建达:我感觉我认知的或者说我对他们的创作非常敬佩或者是致敬的人物,南方有朱炳仁。所谓“南朱北安”,这是 别人的叫法,但是我比朱炳仁要差的很远,这个确实是。在北京最早做的也是中央工艺美院毕业的黄世芳,她的朱雀艺术。另外还有就是在北京有一个印平艺术,做的铜雕也非常有特色…总体来说毕竟铜雕壁画行业从大范围来说是一个小行业,而且它的发展历史时间比较短暂,所以代表人物相对比较少一些。
记者:请解读一下铜浮雕壁画在收藏界您的见解?
安建达:如果就收藏来说,錾铜工艺收藏的前景非常好。前一段有收藏杂志采访我的过程中我也跟他们说过,因为首先现在锻铜界代表人物非常少,所以说决定了作品量非常小。而且现在收藏其他门类的工艺艺术品,比如国画、油画、一些古玩、陶瓷,包括家具收藏等等都已经非常泛滥,甚至有时再找到一些好东西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是作为金属壁画这一领域的一些代表人物的作品现在还都有,而且它是一个最初级的阶段,越初级的时候收藏就越有一定的机会吧。
记者: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对未来发展规划,描绘一下您的‘铜雕梦’么?
安建达:最早的时候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做的数量达到全国第一,现在已经实现了。后来我又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覆盖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现在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我也不再去追求了。目前为止我希望我的作品里多做一些个人创作。另外,把真正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些元素经过现代手法的一些再创作后融入到铜雕里面,在宣传或积累中国民间文化这方面我还想多做一些事情。再往远了想,就是希望能把铜雕文化多多的介绍给普通人。我最近也在酝酿一本书,想以最朴素的语言,以最让人能了解的方式推出这本书,也就是想普及铜文化。
(中国有色金属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唯一的行业权威性报纸,开设了国内首家以金属工艺品为主要宣传对象的媒体平台“有色赏鉴·金属工艺品频道”,旨在以“报-网-视频-图-文-微博”立体报道形式专注于发现金属文化内涵,宣传与有色金属有关的艺术产品、企业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给大众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园地,为企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服务。)
视频:我是大帅 我比大师少一横·铜雕壁画家“北安”安建达专访实录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