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缩中国青铜器博物馆·复活千年青铜文化
2013年03月01日 9:5 536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器
“洛阳是青铜器的故乡,它的根永远在河洛。”李家琪说,被郭沫若称为“中国青铜时代”大约两千年。作为灿烂的青铜文化的载体,每一件青铜器上都印有历史的印迹。不过,目前,许多镌刻着中华民族记忆甚至伤痛的青铜器,躺在了异邦的博物馆或私人藏室里。这让他内心很难受,于是1992年筹建成立了洛阳钟鼎,专门复制青铜器,再现中华瑰宝。
“一件好的青铜器复制品,需要精细的测量和大量的文物考古知识。其中,原材料配比、铭文翻录、模型制作、后期做旧,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洛阳钟鼎副研究员、洛阳钟铭雕塑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青峰拿起为南京博物院复制的浑天仪说,“每一件复制器物,都要认真地测量尺寸,多角度拍摄照片,详细计算比例,描绘纹饰,造型出来后与原件反复对比、修改,邀请专家评议。”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前主任、研究员、青铜器专家雷从云先生曾这样评价:“无论从造型艺术、纹饰还是铸造、做旧技术,洛阳钟鼎古代艺术研究所的复仿制水平都是一流的。”
环保与创新:青铜器做的“鱼缸”内,鱼儿已畅游三载
在洛阳钟鼎,记者见到了一个青铜器“鱼缸”,里面有一拃长的鱼儿在欢快地游着。
“这鱼儿在这里面已经3年了。这青铜器上的锈斑、氧化层均是原材料的恰当配比自动生成的,而不是靠染料。”李青峰说,复制的青铜器要被珍藏,因此,要符合室内摆放的环保要求。十几年来,洛阳钟鼎在复制青铜器时,从原材料上就避免了对铅的使用。为防止一些可能潜在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还要对产品进行灭菌消毒,并进行多次伽马射线检测,要求必须达到欧洲环保要求。
在众多古色古香的青铜器中间,记者还发现了多款古典和现代完美结合的青铜器实用品:1977年湖南衡阳出土的商后期酒器牛尊复制品,高12厘米,长16厘米,它的造型是水牛,牛颈下饰夔(代表水神)纹,胸饰兽面纹,并有棱脊,身躯两侧分饰有大凤鸟(代表风神)纹;牛角及脊背为酒器盖,饰鱼纹,上有立龙,龙首起短棱脊……
“这件牛尊青铜器真品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微博]。我们研制的其实就是一个高级烟灰缸。”李青峰掀开“牛尊”背上的盖子笑言。
其他如棱柱形的名片夹、屏风形笔架、灯具等把中国传统的制作技术与现代工艺、生活相融合、创新,在满足青铜器的收藏和观赏性之外,增加了实用性。
据了解,目前,由政府主导,洛阳钟鼎牵头组建了洛阳青铜文化研究会,着手逐步对我市青铜器的研制、开发市场进行整合,并以钟鼎品牌为蓝本制定规范的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培训行业技术人员,提高青铜器整体制作水平。
谈到青铜器复制品的收藏,李家琪提醒,要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先系统了解青铜器基础知识,初步掌握青铜器的名称、造型、年代、常用术语,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再对照实物进行细品。另外,多去博物馆参观长眼力,勤与藏友交流开眼界,特别不要抱有捡漏的侥幸心理,出手购买时,要留心查看产品合格证、认证书等。
国博“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中的金属艺术品(一)
铜设计点睛 “100%设计” 上海展回顾 :极致韵味与惊艳创意
2012国际设计周展品·限量版纯银咖啡套具【现代金属工艺用品】
从中国元素到中国品牌·千余项目亮相第七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1] [2]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