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道艺术馆于哲:志铜道合遇见金属艺术
2013年02月18日 14:51 331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器
铜道艺术馆店内陈列了数百种精美铜章
铜道艺术馆总经理于哲
在店内挑选铜章的顾客
铜道艺术馆二层的精致会所
坐落于北京朝阳区二十二艺术院街的铜道艺术馆,比邻今日美术馆,是京城也是全国第一家关于金属浮雕的专业艺术馆。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记者来到了这里对总经理于哲做专访。步入艺术馆,我们随即就被其所陈列的各式精美展品所吸引了。该馆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是展厅,二楼是一个装饰优雅、气氛温馨的小型会所,四周陈列的都是1900年左右的浮雕挂件和摆件,于哲介绍说,这是中国第一家展示和销售金属浮雕艺术的艺术馆,目前主要展示的是“Medal”,中国藏家称它为“艺术章牌”或“大铜章”。
雕塑艺术对于许多人还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国内现在虽然逐步有了一些雕塑艺术的爱好者和收藏者,但就整体而言,雕塑收藏市场还处于零散运作的状态,尚有很大的发展和规范的空间。下面我们就大铜章文化及收藏等问题,与于哲总经理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记者: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铜章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吧?
于哲:许多国人也许对这一块了解的不太多,其实铜章文化在国外早已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了。最远可追溯到1585年的法国,甚至更早,16世纪时为纪念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而铸造的章牌在当时已十分广泛,世界著名艺术家达利、罗丹都制作过大铜章。我去欧洲旅游时,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发现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大铜章销售,实际上国外这个领域是很高雅也很受人欢迎的艺术门类。
中国铜章的历史起步于1979年。当时,香港东南纺织公司成立30周年庆典,在上海造币厂定制了一批大铜章。从1979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共发行了约1600多个品种的铜章,平均一年只有三十多枚。2008年,奥运系列大铜章的发行,使铜章开始受到藏家关注。当年奥运会发行的纪念铜章,到现在都已经升值数倍了。当时单枚发行价是200多元,目前市场价已经到4万元左右。这也带动了一些铜章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热情。
记者:那您个人是怎么进入铜章收藏这个领域的?
于哲:我是通过朋友推荐,了解到这个东西的。当时我直观的感觉就是对铜章一看就很喜欢,然后逐步进入了这个领域。大部分的人关注铜章文化,可能是通过两种情况:一是自己本身就喜欢,二是朋友介绍。朋友推荐这种形式不少,来我们这里的顾客很多都是这种情况,一个朋友说,我觉得什么东西不错,你过来看一下。然后他看了以后也觉得这个东西挺好,价位也合理,于是就开始购买和收藏了。朋友觉得这类小型的雕塑作品既可以摆放在家里,也可以作为一门独特的收藏投资。昨天上午我们这里就来了一对小夫妻,买走了3000多的铜章。他们以前也没接触过,是顺道经过这里,进来一看觉得有点兴趣,价格也不高,于是就买了几对铜章带走。大铜章目前还是非常适合普通人群收藏的,大家有兴趣到铜道艺术馆参观一下,就能有所了解。
记者:在我们刚才参观的过程中,发现铜章的表现主题非常广泛,几乎涉及方方面面。
于哲:是的。铜章的主题非常广,为了纪念和庆典发行的很多。有人物、风景、人物、生肖、标志等等。像我们铜道与一些国家级的钱币设计师和艺术家都有合作,在铜章的表现题材和形式上都会推出一些非常特别的设计。
记者:每款铜章的发行量是怎样设定的?
于哲:发行量是根据设计方或者发行方自己去定的,没有太多的限制。但是一般来讲,像上海造币厂这种国有大企业,因为它的生产能力非常强,铜章的发行量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大的,基本上都会在千以上。但是像一些小的铸章厂就不一定,他们有的铜章仅仅发行几百甚至几十枚。不过铜章发行是自主的,不像金银币的发行需要国家授权,因此自由得多。
记者:在市场上销售得很好的熊猫金币的扩发引起了价格大幅下跌,就铜章而言,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吗?
于哲:熊猫金币更偏重于投资品,价格随金价波动。而大铜章是小型的艺术品,价值更多体现在时间的磨砺与艺术性。
记者:您对铜章收藏在国内未来的走势怎么看?
于哲:我觉得会很有前景和发展的空间。“铜”是最早与我们人类生活结缘的金属,在中国的古代,“铜”就是最好的艺术品,广泛用于制造食器、酒器、乐器、礼器等等,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眼里,“铜”是宽厚仁爱、包容广博的金属,最具人性化,最具艺术性。中国自古以来,铜就作为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
在国外,铜质的雕塑和雕像很受欢迎。国外一些社会名流或相对比较有钱的家庭,会专门请人做铜质的头像或半身像,以及章牌。我们艺术馆也在筹备做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因为铜章总体的格调是很高雅的,本身具有艺术性在里面,是能让人去欣赏和把玩品味的。铜章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之所以目前还不是很“红火”,是因为大部分对艺术有鉴赏能力的人还不了解这个东西,之前没接触过,而且国内市场在最近这些年对于雕塑类的东西也并不是很认可。很多人还是把它归属为钱币收藏而忽略了其中的艺术性。
我们铜道会定期举办艺术家个人作品展和主题文化展,希望这里能成为广大铜章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展示个人藏品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和乐园。与此同时,也凭借我们自身的资源优势,使中国的铜章收藏市场进入品牌化、平台化的新时代,喜爱艺术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